三峡大坝为什么不能建,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时间:11-16编辑:佚名 今日资讯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东方早报:这些问题都是当时预计到的?
  沈国舫:那是,都是当时规划的时候预计到的。当然,规划的时候没有预计得那么严重,比如当时预计移民70万至80万,后来扩展到100多万,当时移民的花费后来也不断地追加。因为经济发展了,人民的要求也提高了,花的代价自然也提高了。当年预计是移民全部后靠,后来发现不行,要移出去。但我们觉得移得还不够,还应该多外移一点,可能对减轻库区压力更好。    
  东方早报: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最近表态:有些改变是必然的。
  沈国舫:是的,这就是人类必须付出的代价。好多生态的积极分子都梦想回到原来的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原生态是什么?比如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应该是50%,但是现在不是。现在要养活13亿人口,现在18亿亩耕地都保证不了,还在减少,这18亿亩怎么来的?不是开垦林地,就是开垦湿地,都是破坏自然来的。我们能够尽量想办法做得好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环境破坏少一点,但要说一点不破坏,那不可能,已经回不去了。
  早报记者:有人说三峡投资太大,三峡一干其他投资都得靠边站。
  陆佑楣:可以说,实践的结果证明没有影响,三峡投资是很大,但分布在17年,每年的投资量就不算大,中国的财力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已经相匹配了。不像中国宝钢建设的时候,由于经济实力低,国家为了保宝钢,当时把一些基建项目暂停了……所以很多人不看实际情况。三峡建设实际过程中,哪儿有出现为了三峡把其他工程都撇开?没有出现,时代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很强了。
  早报记者: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三峡公司出于自身水电利益的考虑。
  陆佑楣:水电利益是谁的利益?这要弄明白。水电利益就是国家为了要获取能源,火力发电要大量烧煤,造成大气污染,挖煤还要死人。现代人的生活一天也少不了能源,电主要从哪儿来?一个是火电,另一个就是水电。
  早报记者:现在防洪出现新情况了,现在中下游普遍旱,怎么解释?
  陆佑楣:这就要讲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永恒的,因为大气环流造成的水循环是平衡的,但降雨掉到地面上的时空分布是不同的,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极度偏少造成干旱,这要靠三峡水库来全部解决下游缺水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三峡在论证的时候首要考虑防洪的功能,没有要求三峡工程参与抗旱的功能,在三峡大坝上没有设置引水供水的装置,但发电的水可以下泄,水库储满了水以后可以人为调控是多放点还是少放点。最近三峡水库天天放一万多(立方米每秒)流量,而真正上面来的水才8000-9000立方米每秒,在这种情况下,来水量小放水量大,就是多给下游多供点水,使得下游的城市取水口可以抽上水。从防洪抗旱来讲,三峡水库比原来预计的还要好。本来长江在最枯水季,在三峡坝址处只有3000多(立方米每秒)流量,有了三峡水库的调节,可以保证最小下泄流量不低于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现在实际上在下游干旱情况下三峡放了1万多立方米每秒流量。
  早报记者:但这样不就影响三峡发电了么?
  陆佑楣:但是现在因为总的水量不大,才1万多(立方米/秒)流量,可以通过发电机发电,之后再下泄。本来是希望多存点多用些时间,现在提前放水,等于提前一点发电,矛盾也不算太大。水库具有调蓄功能,下游要用水时,这个时候放水发电,水库的水位就要下降,是会损失一点电量,但损失不大。有了一个三峡水库,就可以人为控制,需要时就可以给下游多补水,缓解当前的旱情,是很好的调节手段。
  早报记者:三峡设计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如何平衡与发电的关系?
  陆佑楣:三峡工程始终是以防洪为首要目标的。对三峡集团公司来讲,发电是有收入的,防洪是没有收入的,所以是公益性和效益性相结合的。另外还有通航,三峡的大坝把水位抬高了113米,这样的话,本来河道很浅,弯道也很多,航运效益不高,把水抬高后,河面变成一个水库,流速也减缓了,通航效益大大提高。三峡建设前每年通航能力只有1000多万吨,现在去年已经达到6000万吨以上了,还可以增加。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