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惨败十大教训,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时间:09-30编辑:佚名 今日资讯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当时,清王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独专朝政,“颇想有所作为”的光绪帝即使在1889年“亲政”以后,仍然受其掣肘,纵有改革之策,也因后党的梗阻破坏而不能付诸实施。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慈禧竟挪用海军经费大修颐和园,筹备六十庆典。她毫不顾及国家民族利益,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力主忍让,“但求从速和解了结,免得耽误做寿”。光绪帝不敢公开反对,只得“示意亲近的朝臣,多上主战条陈,企图借清议压迫西太后”。①在战争爆发之前及整个战争过程中,后党主和,帝党主战,帝后党争此伏彼起,和战大计动摇不定,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后党中坚人物李鸿章,实际上总揽朝廷军政外交大权。他与慈禧沆瀣一气,战前一直坚持其“息事宁人”和“以敌制敌”的消极方针,对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与估计,军事上漫无布置,“专恃外国公使从中调处,借作说和之客,以图退兵之计”②。当日军大量入朝,战云密布之际,李鸿章仍“一味迁延,希图转圜了事”,“直待严旨切责,始添兵前往,而朝鲜之险隘要害已早为倭人所据矣。”③战争爆发之后,后党仍然竭力求和。当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本土,列强深恐影响各自在华利益而再次酝酿“调停”时,李鸿章等唯恐失去“良机”,多方诱使外国干预。而日本方面,则认为“外国干涉之端已开”,“尤须特别迅速,在外国干涉尚未达到十分棘手以前,不论占领何地,皆为必要”。①日本希望迅速战胜,以免列强干涉,李鸿章等则消极应战,等待外国干涉,“这在军事上必然得出日军猛进华军速溃的结果”②。迨至旅大、威海连陷,辽东清军全线溃败之后,后党更加一意孤行,不惜割地赔款,乞和求降。慈禧、李鸿章等如此昏聩无能,国柄操于此辈手中,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自然是不可思议的。
  二、实行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清军失败的主要症结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廷和清军高级将领,尤其是“欺朝廷则智,筹攻战则愚,抗廷议则勇,御敌兵则怯”,“甘受凌侮,屡失事机”③的李鸿章,缺乏积极抗战的战略思想,死守其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致造成了“敌人步步占先,中国著著落后”④的被动态势。
  战争爆发之前,清军派赴朝鲜在日军之先,可是,海军不扼仁川,陆军不入汉城,仅驻仁川附近之牙山一带,险要之地拱手让给敌人。由于首鼠不前,意存观望,坐失先机之利,以致首战失败,士气为之大挫。
  战争爆发之后,清廷在宣战诏书中提出了一个海守陆攻的战略方针,但具体执行时,非但海军避战自保,陆军也实行株守以待的消极方针。本来,清军云集平壤,意在南北对进,夹攻汉城一带日军,而李鸿章等却主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一再抗拒光绪帝关于迅速进兵的谕令,致使平壤清军“束手以待敌人之攻”。当然,四路援军抵达平壤之际,牙山清军已战败北走,南北夹击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但当时日军除大岛混成旅团外,其余部队正在赴朝途中,清军在朝兵力优于日军,如能当机立断,一面继续增兵,一面长驱南下,在朝鲜人民的支援配合下,予日军以重大打击,不是不可能的。日军分路进犯平壤时,每路为数不多,清军如能集中兵力,主动出击,打敌一路,则减煞敌之进攻势头,甚至歼其一路,也不是不可能的。对于清军应主动出击问题,连日本军界人士也认为,当时日军包围攻击平壤,殊为危险,如果清军“拒止一方”,集中兵力向某路日军“转取攻势,则可得逐次各个击破之机会”。①由于清军将领消极怯战,决心犹豫,以致坐失战机。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