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反垄断的原因,进口车商反垄断案例

时间:10-01编辑:佚名 今日资讯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垄断之祸,数字最有说服力。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个重要系数,最高达1273%。根据报告,系数高达1273%的即为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直白点说,就是在中国更换这辆奔驰车所花配件的成本,可以购买12辆新车还要多。
 
《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均将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当然,根据我国备案原则,涉案企业如能在宣布处理结果前主动按要求提交《自认报告》,承认违法事实,主动整改,亦会得到宽大处理。
 
正因如此,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事实:早在6月底,奔驰发布消息称,将于7月1日起下调基础保养套餐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到30%。7月底,捷豹路虎官方首先宣布,为了回应反垄断调查,8月1日起下调三款车型的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为20万元。就在捷豹路虎宣布产品价格下调的第二天,奥迪也宣布将于8月1日起下调原装备件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0%……动辄十个点以上的降幅,显然是利润上的深度割肉。好在这些豪车企业的降价基本说得很实诚——眼下的降价,主要并非取悦消费者,而是向越来越像动真格的反垄断调查发嗲卖萌。
 
反垄断调查自然不会被服软的降价行为糊弄过去。这里有三个明显的逻辑关系:一是2005年4月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国内汽车总经销商的垄断地位,与2008年8月实施的《反垄断法》存在冲突。国内汽车4S店以品牌授权经营为主,单店实施单一品牌经营并统一由汽车总经销商管理——这种销售模式恰恰是垄断丛生的基础;二是车企的零配件配套体系被单方牢牢把控,汽车维修行业根本无定价权可言,这是各地“快修连锁店”没法开下去的根源。当然,价格调整向来是灵活而多变的,今日降价,明日可能涨价,真降还是“假摔”,总不能靠行政监管来倒逼。
 
这几年,反垄断开出的罚单都不小:液晶面板案3.53亿元、奶粉案6.7亿元……汽车是高价消费品,自然没有理由在罚单数额上太过“毛毛雨”。至于合资与内资企业会否遭遇“池鱼之殃”,执罚恐怕也不会、不应有内外之别。从这个意义上说,“降价示好”是个态度问题,与既定的原则性事实并无多大关联。
 
【启示与思考】
 
在中国特定国情和市场生态下,反市场垄断与其说需要勇气在先,不如说需要先易后难之实战历练。实战需要积累经验,先视“外”之违法行径为“无物”,专找“内”之违法事实来练刀,与其说是“恐洋症”作祟,不如说是务实使然。有了执法实践积累,中国反价格垄断之剑渐趋锋利,执法底气相应倍增。于是,最新或2022(历届)年元旦之后,韩国三星、LG等六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吃到了由中国发改委开出的首张3.53亿元的罚单。受罚的六家外企虽心有不甘,但均在规定期限内缴清了全部罚款。
 
对“外”反垄断先例一开,婴幼儿洋奶粉、星巴克咖啡等先后“中枪”。再接着,反垄断利剑开始刺向微软、高通等高科技领域的洋巨头。如果奔驰、宝马等洋车企能够从中嗅出中国市场生态、秩序和法治实打实的进步,开始有意识、分步骤地做出逐步下调整车、零配件及维修服务价格的举动,虽不能保证就能被中国监管部门所轻易“放过”,但至少不至于弄成今天这般被动。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