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后剩女比剩男多,为什么剩女比剩男多

时间:01-17编辑:佚名 今日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每周日下午,中山公园北门的格言亭附近都会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匆匆路过的游客可能把它当成跳蚤市场,其实它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相亲大会。亭子外面的地上一排排整齐地铺着招亲信息,每张写有信息的纸片后面,都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略显疲惫却双眼充满希望的家长。
  “都33了还没找到男朋友,她自己不急家里人可急坏了。平时上班没时间,过年这么长时间放假,不相亲不是白浪费了。”来自湖北的邹女士为独生女的婚事十分发愁。今年过年她没让闺女回老家,而是全家来到北京与女儿团聚。“婚房和我们住的房子早买好了,户口也落下了,就等她成了家,我们就搬过来。”邹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闺女嫌弃老家人学历低、观念落后,一心想在北京找对象。“中山公园这个活动我来了好几次,看到条件还不错的就留个联系方式。今天孩子去约会的男孩,就是我上次来时认识的一家。”中国80后剩女比剩男多,为什么剩女比剩男多:

中国80后剩女比剩男多,为什么剩女比剩男多


  双重标准导致“剩女”增加
  “3·8”节前后,人们常常看到有关城市大龄剩女话题的讨论。近日,经济学人集团智库中国研究主管兼全球高级经济学家刘倩,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中国的大城市会有大龄剩女现象。
  无论从男女人群的绝对数量还是从学历来看,即便是北上广这些有大量高学历高收入女性的城市,20至39岁适婚年龄里面的男性数量依然是远远多于女性。那为什么相亲会上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呢?刘倩认为原因来自男女双方面。一方面,不少女性有双重标准问题,好比求职者总幻想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又要对方单纯善良,还要高富帅,又要对方事业成功又要天天陪在身边这种对“暖男”+“真命天子”=“暖龙”的结合体无限期待,会在婚姻市场的选择上出问题。另一方面,男性也有强烈的双重标准,要老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聪慧风趣漂亮赚钱之外还要扫地洗碗做饭看娃。男性不能接受受过教育的并把家务活外包出去的职业女性。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文化和人们心态还没有足够快相应调整变化的时候。
  建议“剩女”变“胜女”
  因此当宏观上整体社会观念没有尽快改变的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微观上的调整来提高婚姻几率。首先是要调整对己对人的双重标准,合理调整婚姻期望值,也不能随意凑合。其次,找不到工作时我们会去进修或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没有找到另一半的时候,也要抓紧充电,通过健身、旅游、读书等等,让自己在婚姻市场上更有魅力,也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再次,一个城市找不到工作,换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不适合自己,寻找自己感兴趣和可以发挥比较优势的行业。最后,“剩女”概念本身是非常具有歧视的,应该用“胜”字代替,或者加引号,作为一个社会课题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群来单指。
  同病相怜,相亲家长成知交
  除了邹女士这样的新北京人,公园相亲会上更多的是北京本地人。来这里的家长大多认同“婚姻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结合”、“相亲要先相父母,后相子女,父母稳重大方,儿女也错不了”之类的观点。家长之间能否看上眼成为儿女们能否结缘的第一关。
  家住西二环的齐先生来这里四个多月了,跟不少人都混成了半熟脸。他一边抽烟一边对记者说:“我最讨厌来不来先炫富的那种家长,什么家里有三亚海景房、儿子月薪多少万、开什么牌子的车。经济条件差不多就行了,关键是看孩子争不争气。”

123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