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环球时报是狗,人们为何骂环球时报

时间:01-17编辑:佚名 今日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环球时报》“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可以说时运颇佳,但背后也有其成功的必然条件。“两撞”和“两国论”,是帮助《环球时报》上升的转折,何崇元说,这“两撞”是撞给全世界的,不只给《环球时报》。
何崇元的“中国本位”,使《环球时报》在诸多竞争对手中成为特征最鲜明的一个。而台湾的陈水扁、日本的小泉纯一郎、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拉克,为《环球时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点。
2005年下半年,执掌《环球时报》12年的创业元老何崇元获提升,副总编辑胡锡进接任。当时胡锡进面临的重大困难就是改日报。这是何已在渐进实施的既定方针,当时《环球时报》一周3期,发行量每期120份左右,预计改日报后将降到每期80万份,在送别何崇元的宴会上,环球时报的一位高层说,要是突破不了80万,我们一起去跳黄河。
胡如履薄冰。2005年上半年,房地产等行业不景气,中国报业市场又热转冷,传统媒体开始受到新兴媒体明显的巨大压力。一位《环球时报》的员工回忆,胡锡进认为都市报今后技术上的创新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比拼的是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
2006年《环球时报》连续刊文批评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接着又批陈水扁公投,然后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把中国人的情绪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环球时报》的文章标题和内容都出现了较以往更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
其间,《环球时报》内部有过走什么路线和市场定位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南方报业已经成为一面旗帜,《环球时报》要区别于南方报业,成为另一个举旗者。
“《环球时报》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找路线,怎么好卖怎么来”,《环球时报》一位编辑认为,《环球时报》改日报后,并未像当初担心的那样出现大幅下滑,发行量达到150万份,“我们不断地改变去适应市场,然后成功了。”
这种定位选择,也让外界认为《环球时报》的读者主要是收入偏低的愤青和学生,类似“前列康”或“骨质增生专业药膏”的医疗广告长期盘踞报头广告位置——尽管这份报纸早已被送进机舱。这种环球特色一直延续至今,直到今天,一些外国媒体仍然称它为“中共党报《人民日报》麾下畅销小报”。
改为日报后,《环球时报》几乎消灭了《世界新闻报》、《国际先驱导报》、《青年参考》等每周一期的国际类报纸的生存空间。国际报道类市场上,实际只剩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竞争。《参考消息》虽在销量上依然保持领先,但优势亦已被《环球时报》动摇。在影响力上,文摘型的《参考消息》根本无法与原创型的《环球时报》比肩。
2010年后,《环球时报》转移到对国内问题的关注,“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环球本身成了争论者之一。”《环球时报》一名编委认为,从前《环球时报》对国际话题的报道是站在中国视角,以维护中国利益为出发点,“讨论国内问题时,仍按照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不变,看起来就是帮政府说话。”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胡锡进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的国体与之(西方)不同。党和政府的权威、公信力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媒体在中国对执政机器作出像西方政府对某一届政府那样的攻击,那么在中国被削弱的将是整个国家的根基。”
胡锡进对报道的要求是“绑定中国崛起”,编辑部内部认为《环球时报》就像现在中国的国际形象一样受到争议。但是没有关系,他们成功了,《环球时报》的确在平媒当中实现了逆势增长。
《环球时报》为什么成功
何崇元时代,《环球时报》确立了讲故事的报道方式,把“新闻用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讲出来,让读者看国际新闻的时候就像看身边发生的事一样”。严格执行通俗这一标准,文章用短句,连人名、地名也要短,尽量不用专有名词,甚至标题也用市井口语。它的平民视角和远离知识分子气质的文字虽然常为同行嗤笑,但却因通俗易懂获得了最大的读者群。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