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的利与弊,黄金周的利与弊调查

时间:10-02编辑:佚名 今日资讯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黄金周”是从日本舶来的休假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新的《[1]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长假制度也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最新或2022(历届)年10月1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1-9月份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回应“取消黄金周”的建议时指出,黄金周对消费的增长贡献很重要的。
 
网民呼吁恢复黄金周,并且取消调休拼假。有超过七成的公众表示对现行制度不满。 “中国式休假”将迎来变革。
黄金周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节和国庆节两个节日的每个节日的连续七天休假。劳动节七天休假称为“五·一黄金周”,国庆节七天休假称为“十·一黄金周”。相对于其它公休假期,“黄金周”又被称为“长假”,通常冠以节日名称,分别为“五一长假”、“国庆长假”。
 
2008年 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新年为“[4] 全体公民假日”,其中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三天,元旦为一天;还规定这四个属于“全体公民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2000年国庆放假开始,对国庆、春节和劳动节这三个节 的休假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移动节日前后的二个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这样共计7天时间。自此实行这种休假制度以后,每逢这三个节日的休假称为“长假”,通常前面冠以节日名称。

国庆黄金周的利与弊,黄金周的利与弊调查


国庆黄金周的利与弊:
面对各景点年年创新高的接待人数,我们不得不给黄金周泼点冷水。
 
  不可否认,黄金周大大释放了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景区在短短几天内出现游客“井喷”,商家赚得“钵满盆溢”,“假日经济”一片繁荣。这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为扩大内需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本身并不能创造需求,内需不足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收入水平不高,尤其是当前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所致。黄金周仅仅是将需求集中释放而已,这也是商家黄金周后一段时间在销售上明显缩水的原因。
 
  对旅游者来说,这种全国人民统一出游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够享受到旅游的乐趣。绝大部分景点人满为患,衣食住行就比平时贵上好多,更惶论服务上的普遍打折了。当然我们不排除部分人的偏好是“到景点看人的风景”,但相信那只是极少数。
 
  对旅游景区来说,这种游客大规模集中的到来,不但造成接待上的巨大压力,更是对景区的保护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有些地方采取了每日限量接待的措施,结果不但造成大量的游客滞留景区外,也从事实上“否定”了黄金周制度——既然要限量接待,何必鼓励大家在统一的时间内到选择余地不多的几个景区呢?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