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就能培养孩子自信?

时间:09-27编辑:佚名 小学家庭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嘉宾

  

奚林明,中共党员。1984年6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化学高级教师。最新或2022(历届)年7月至今任上海市钟山高级中学校长。曾获得过市、区园丁奖、区明星教师、教科研学先进个人、参加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化学一组)学习;并多次获得市区教科研成果、教师教学评比一、二、三等奖;最新或2022(历届)年荣获上海市优秀园丁奖。

不自信的孩子身后多半是挫折感很强的父母

问:以前有“别人家的孩子”,现有“网红父母”,为什么说起家庭教育时人们总喜欢比较?

奚林明:比较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看待比较的方式和使用比较的频率。比如,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人通常觉得很有优越感,这是孩子惯用的“伎俩”。可父母通常不这么做,他们喜欢和强者比,希望通过找到差距后,迅速缩短差距,并试图把自己变成强者。如果自己一时间变不成强者,或者变成后又急于找更强者,这都可能成为烦恼、焦虑的来源,特别是将无止境的比较加在孩子身上时,他们就会反感甚至反抗。谁愿意时时、处处不如别人呢?可一旦“我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过于频繁和强烈,孩子就容易变得不自信。

  

可以说,不自信的孩子背后,总有不自信的家长,他们太想赢,又太害怕输。

说好话、好好说话,是这个时代的父母特别需要学习的

问:亲子间有没有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奚林明: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很深的隔阂,我觉得责任往往在前者。孩子的表达习惯、沟通方式大多模仿自父母。父母常求全责备,孩子也会冷言冷语;父母又容不得孩子“冒犯权威”,亲子矛盾实难避免。

曾几何时,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极其讨厌父母带有恐吓的批评,那种做错事就意味着“不被父母爱”的情绪缠绕我们多年。但是,当我们为人父母后,我们中又有多少人继续念着这个“魔咒”?时代在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变怎么行?

要消除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就要从沟通入手,沟通就要从好好说话开始。为此,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介绍当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传授家长教育方法。尽管当父母不需要“上岗证”,但家庭教育不能想当然,更不能“老一套”。我们希望家长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孩子的步伐,吸收新知识、新经验,用科学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人强大,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人软弱

问:我们都知道自信对孩子很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奚林明:不得不说,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后,有些孩子不那么自信了,比如刚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我们这样一所普通高中里,老师对新生普遍的感觉是:他们缺乏自信。为了让他们重拾信心,学校做了很多努力。

在每个年级评选“每月一星”,表扬各种表现好的学生。无论学习进步、助人为乐还是参加各种比赛获奖的学生,都能在升旗仪式上获得校长嘉奖。表扬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持续不断,渐渐地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改变。

小李当年的中考分数只比我校录取分数线高1分。可老师觉得他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只要激发他的自信心,他就会自发努力。起先,老师让他担任英语课代表,后来又陆续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他的舞台越来越大,他的自信越来越满;他对学习越来越自律,手机里随时记录着“本周必须完成的事情”。如果老师没有及时提高小李的自信心,他的才能有可能被埋没,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最后,小李以高分考进中国人民大学。在我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问: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时有没有切实的抓手,难道父母只要持续的表扬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吗?

奚林明:显然不是这样的。外在的鼓励是为了激起内在的斗志,从这点上来说,表扬只是催化剂,目的是激发孩子主观能动性,说到底,孩子自身的努力是关键。没有努力,徒有表扬是行不通的。

培养孩子自信最好的抓手,就是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一个人长远发展的持续驱动力。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在兴趣的大草原上进行广泛涉猎,自行摸索,这会为他将来找到人生方向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某个专业、某项工作,即便再累他都不会觉得累。有的孩子废寝忘食打游戏到深夜,不觉得累;有的孩子日夜吟诵古诗,也不觉得累。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因为喜欢,所以乐在其中。在发展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坚持着克服它,我们不但能收获专业上的成长,而且还能极大地增强自信心。成功不仅仅要战胜困难,更要战胜自己。

过程性评价就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问:今年是上海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的一年,学生、家长是怎么看待的?学校又是如何引导的?

奚林明:高考综合改革措施出台后,我们不断向家长和学生解释综合素质评价在新高考中的重要性。老师利用每一次“家长学校”的机会,对家长说明基本情况。

我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非常正确,它的目的是让高校在录取时全方位地了解和考查一个学生,不仅看到学生现在的表现,也看到他的高中三年是怎么过来的。若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考查学生则太过单一,分数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全部能力,但科目越多,涵盖面越广,考核结果越立体、真实,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自己”。

不可避免地,高考改革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岗位的绩效计量方式还未能及时调整。其次,科目6选3以后,出现了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即某些学科教师量比较充裕,某些学科教师量则捉襟见肘。我认为,要解决这一矛盾,得有更突破性的改革思路,比如将区内教师资源的宏观调控与微观流动相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集团化如火如荼,那么高中学校可否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呢?某些学科的教师是否可以几校共用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这无疑也是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的一种有益尝试。

内容刊载于东方教育时报家庭教育周刊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