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第四,从政治策略方面来看:克里米亚问题是俄乌关系当中俄罗斯惯用的一张牌。俄罗斯利用克里米亚问题打压乌克兰,以便双方在解决有关黑海舰队划分、战略核武器及能源过境等问题上增加俄罗斯的筹码。
第五,从经济原因方面来看:苏联解体后,虽然俄乌经济状况都不断滑坡,但与俄相比乌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克里米亚地区的民众不满情绪和怀旧、“思俄”倾向日益显露,为克里米亚民族分离主义不断抬头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第六,从外部环境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乌克兰独立初期,出于拉拢俄罗斯和担心乌克兰的核武器扩散等因素的考虑,在对待俄乌有关争端的态度上基本是偏袒俄罗斯,因此也使克里米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第七,从文化认同方面来看:克里米亚自1783年被沙俄吞并后一直归俄管辖,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克里米亚同乌克兰一样一直处于与俄融合与同化的过程中,只是在1954年之后才被纳入乌克兰的发展轨道。抛开民族构成的因素单从时间长短来看,克里米亚受俄罗斯影响和同化的深度也远远大于乌克兰。因此,克里米亚的民众在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上更倾向于俄罗斯,就连半岛上的大多数乌克兰族人也认为克里米亚应该归属俄罗斯。就像克里米亚自选总统梅什科夫声称的那样:“无论是1954年克里米亚半岛从俄罗斯划归乌克兰之前还是之后,克里米亚人民在精神上总是俄罗斯人民的一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克里米亚的“归俄”倾向提供了文化土壤。
同时,又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促成了问题的最终解决?首先,1994年初以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导致美俄关系发生变化,出于遏制俄罗斯的战略目的,美乌关系开始不断升温。这在客观上为乌有效打击克里米亚分离主义势力,妥善解决克里米亚争端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俄乌特殊的渊源关系和利益互补,使彼此在经历过短暂的对抗后,又重新冷静地回到逐步改善关系的轨道上来。随着双方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为克里米亚争端的解决扫清了障碍。再次,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组成部分,除了不希望恶化乌俄关系,损害俄罗斯的国际形象等诸多因素以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力量不允许它再背包袱。
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都是非常复杂、棘手和敏感的问题。其中或有历史的恩怨、种族的纷争,或有文化认同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冲突,或有利益的纠葛、大国力量的博弈等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分分合合,难于定论。同样,克里米亚争端也不例外。克里米亚问题虽然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半岛内分离主义和亲俄倾向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从之后发生的刻赤海峡危机、灯塔事件及黑海舰队基地租期等问题出现的插曲来看,由于该半岛特殊的经历和半岛内民族认同的差异及有关半岛自治权限等问题的存在,半岛再起危机的隐患仍然存在。根据2004年底乌克兰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自2006年1月起乌克兰国家政体将由总统议会制转变为议会总统制。继“橙色革命”之后,亲俄、亲西两派政治力量的再次角逐,将使乌克兰未来的内外政策取向仍然充满变数。同时,俄罗斯在重新崛起后有没有可能重新对克里米亚提出主权要求,这些变数都将取决于俄乌双方实力的对比、双边关系的发展状况以及外部因素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