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就近入学”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北京市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把一所又一所好学校办到家门口,让老百姓实质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这一由行政主导力量推进的“就近入学”政策实施以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为更多老百姓的孩子带来了教育改革的福利,也给学校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就近入学”为一批普通学校带来了政策红利,借助生源结构和质量改变,为普通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这也给一些传统优质名校带来了压力和危机。传统优质学校以往生源“百里挑一”的生源结构,受“就近入学”政策波及,生源结构发生改变,来源复杂多元,生源质量下降明显。
一批名校,在教育改革中还肩负起更多的社会担当与教育使命,纷纷以优质资源辐射形式,以合并薄弱校、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发展多种模式,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贡献,严重分散了学校校长的办学精力,学校疲惫不堪,校长承受高度社会责任、高度心理压力,学校教师出现高负荷工作状态。
应对“就近入学”,从政策主导推进到政策在学校层面落地实施,学校准备好了吗?学校能否适应“就近入学”新常态?
对此,校长应积极主动研究并适应教育政策变革,在变革中找准机会与突破口,明确学校发展价值定位,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引领教职工积极做好应对策略,探索学校内涵发展新模式,这必将会迎来学校发展的新契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就近入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源垄断引起的权力择校,从生源入口保障了起点公平。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另一种隐性的“不公平”正在学校场域内发生,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生生源复杂化,给学校多年积淀的教育教学传统带来冲击。任何一所学校所积淀的优秀教育教学传统,都深刻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思维与习惯。优质名校擅长于培养拔尖人才,基于原有优质生源学情基础,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于“就近入学”生源,同一班级教学场域,生源学业基础差异、学习习惯养成差异、家庭教育背景差异是前所未有的。
同样的压力,普通学校也存在,正如一位普通学校教师所说:“以前接收的都是外地生源,现在,生源这么好,我很难适应,我还以为他们零基础。家长高期待和高要求,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学校校长的困惑呢?某位校长提到:“面对差异显著的生源,由学校差异转移到学校内部生源差异,对于校长而言,最为关键的,是思考如何做好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育人观念,转变教学思维,设置多元分层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实施。我想,一段时间内,教师需要适应学生,研究学生,从而做到个性化培养学生。”
“就近入学”政策实施,最为主要的是,关注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及育人品质提升,这也是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关键。所以,建议学校积极主动适应变革,做好学校文化反思与重塑,明确学校办学定位,进行价值重塑,以文化引领全体教职工形成新的育人价值观,重视教师培训与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重视开展“学生研究”,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学生成长的需求,为每一位学生创建生命成长的体验场。同时,重视学校育人文化理念体系建设,丰富完善学校课程育人体系,进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正确把握学生研究学情,开展智慧生态教学,建构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文化。
“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不仅仅是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单方面的事,更是亟需学校主动适应与积极参与、保障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效益、为每位学生成长提供适宜的教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