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理性就少点反转闹剧

时间:12-28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近年来,网络上频频上演的“新闻反转剧”令人眼花缭乱——从“我爸是李刚”到“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从“南京彭宇案”到“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事件,再到安徽利辛“女子救小女孩被狗咬重伤”一事,随着媒体对事件诸多细节的追问,终被证实又是一出“新闻反转剧”,新闻事实一次次被颠覆,舆论风向也随之一次次反转。

    屡见不鲜的新闻反转,让原本清晰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让简单的“狗咬人”事件变成了“狼来了”的故事,受众不得不在瞬息万变的跟进报道中不断变换立场,而当事人也在频繁转向的风口浪尖接受不同的“审判”。也许,反转的结果可以让真相浮出水面,但在事实得以还原之前,原本无辜的当事人可能承受了不白之冤,本有过失的一方却已享受了本不应存在的褒奖。更有甚者,一些网民以正义之名行暴民之实,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极大侵害了其隐私权和名誉权。

    “新闻反转剧”的频现,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媒体的公德缺失、急功近利甚至恶意炒作——某些媒体在未获知完整真相前就急于报道,代入个人臆断。同时也应看到,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在新闻反转中起到的负面作用难辞其咎,每个参与其中的网民也应为传播虚假新闻埋单。当今时代,新闻不再仅仅是媒体掌控的信息产品,每个网民皆可参与生产、传播,成为无数个独立的记者和评论员。然而,纷繁的信息和全民的参与让新闻不再稀缺,却让真相变得弥足珍贵。现今,人们每天面对的是互联网上无穷的碎片化信息,这些只言片语失去了深入的思考,在简化和加工事实时往往误导了受众。

    因此,我们呼唤一个更加理性的舆论场,期待所有的评论都基于客观的事实。这需要每个网民在面对新闻报道时保持客观冷静,审慎发表观点,尽力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同时,媒体应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确保所发布新闻的客观公正,不能为了在新媒体时代争夺时效热点,就罔顾最基本的事实求证。新闻传播的双方都应摒弃一种标签化的刻板观念,切忌凭第一印象想当然地对人物、事件、地域进行评价——“我爸是李刚”让“官二代”被贴上恶人的标签,“南京彭宇案”让老人被贴上讹诈的标签……尽管这些新闻不断被反转,但受害人却仍然难以撕下这些污名化的标签,最终得出“社会道德滑坡”的结论。

    在信息日益快餐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应该慢一点、深一点。互联网应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意见的市场”,而不是上演悲剧、闹剧的反转舞台。同时,我们期盼,英国思想家弥尔顿所提倡的“观点的自我修正”不要总是随着新闻的反转而姗姗来迟。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