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不是市场 我们不是免费的劳动力

时间:09-25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近日,网上一篇“我们坚持不住了,我们不是免费的劳动力”主题帖,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该帖子讲述了某高校强制要求该校四个学院的男生全体参演电影,否则以旷课处理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影片的拍摄其实是一次商业行为。

    细细品读不难看出,这件事对于剧组来说,是以超低的价格招来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临时工。对于学校来说,是完成了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也可以借电影为学校增添一些知名度。对于学生来说,带给他们的,除了校方鼓吹的“社会实践机会”和陈旧服装带来的过敏症状,还有什么呢?况且这种“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还另当别论。

    谈到这,笔者不禁想到开学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针对在校大学生打出的“校园白条”营销战,各大学校食堂餐桌上张贴的“校园代理”广告,以及被媒体爆出的大学生网络贷款、父母卖房还账的新闻……不知不觉间,校园竟已成为一个待开发的市场。“校园市场”更是作为专有名词,充斥于各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书上。大学生成了各个企业争夺的廉价劳动力、潜在客户,成了各种广告诱导的对象。

    于是,“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做代理是积累社会经验的不二法门”“大学生要敢于消费”的言论开始充斥于各大高校。但是,这些言论无疑携带着赤裸裸的“利己”基因,也总有一批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去诱导大学生,迫不及待地将大学生推向各种机构布下的陷阱,让大学生成为“待宰的羔羊”。

    由于正处于由学生时代向社会人过渡的时期,大学生往往是迷茫的、彷徨的、寻找方向的群体。正是因为这份迷茫与彷徨,他们极易相信一些诱导性的言论,不由自主地开始盲目花钱,学业尚未完成,不少人已是“负债累累”,抑或开始荒废学业,变成兼职学生,每个月为一点儿收入开心不已,真不敢想象他们毕业以后的漫长职业生涯如何过下去。在这种“买”与“卖”的蹉跎之间,是否会因残忍的现实而少了几个“钱学森”、“乔布斯”式的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大学生是待放的花朵,他们易枯、易坏,要细心呵护,小心对待,学校管理者固然要加强管理,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警醒,别让眼前的利益破坏了自己的创造力,更不能让蝇头小利侵蚀了大好的求学光阴。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