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习惯上我们把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的学生叫做“差生”。课改以后把“差生”叫“学困生”,因为从“以人为本”的宗旨来看,学习成绩不好固然有其特定的思想根源,但是可以教育转化。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在教育生涯中都要碰到“学困生”,不管是从教师本身的利益出发,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关注“学困生”,转变“学困生”。从教师本身的功利来看,一个班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中下成绩,成绩好的不管你怎么教,费力不多,好成绩始终是好成绩,而中下成绩却不一样,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去教。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潜力的人,对他们不能戴着有色镜来看。一位教育家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引领“学困生”走出困境,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学困生存在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困生”智力不差,但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没有认真听课的习惯,不喜欢做作业,不爱看书,自我约束力差,没有上进心,因为长期成绩差,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而缺少自信心,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还有一部分同学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其特点是理解能力弱,接受能力差,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二、转变学困生的措施⒈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同,降低学习要求。我们对学困生不能像对待所有同学一样的要求。教师应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想他们所想,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才能有学困生的点滴进步。
这一点著名教师魏书生做得特别好。魏老师曾经接了一个很差的班,他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不会写,他就带着学生去体验生活,回来后学生还是不会写作文,老师就把自己写的念给同学们听,要求学生把听到的记下来,学生不会写字怎么办,魏老师又带着学生学会了查字典。然后魏老师领着学生从写一句话,两句话,到写一段话,两段话,最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发现自己能写出一篇几百字的好作文了。如果我们都有魏老师的耐心,何愁学困生不能转变呢?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课堂上,我们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作业中的难题可以不对学困生做要求。
考试的时候对成绩好的我们希望他们得优,对成绩不好的只要他们有进步,哪怕不及格,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三、立足学生的转变,培养良好的习惯。学困生绝大多数智力没问题,主要是学习习惯差,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征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慢慢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位老师,他班转来一个新同学,这个同学从不做作业。于是这位老师从培养学生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入手,让学生每天中午都到老师那儿去做15分钟作业,开始他不做,慢慢的开始做作业了,几周之后他还主动问老师中午做什么作业。然后老师开始给他布置少量的家庭作业,他大多数时候都能做。老师也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渐渐地学会了听课,基本上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四、转移学生兴趣,扬起自信的风帆提起学习很多学困生就没精神,也没兴趣。但很多学困生在很多方面是相当出色的。就拿我班这次参加年级乒乓球比赛的5个同学来说吧,有四个同学学习都不怎么样,但是他们在赛场上表现得很自信,敢打敢拼,最后打赢了对方。回到教室后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你们今天表现得特别出色,为我们班争了光,我相信如果你们把这种拼劲用在学习上,你们的学习也会一样的棒,我相信你们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几个学生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那一段时间我发现这几个同学都在努力地想学好,态度也端正了许多。
只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加以引导,一定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成绩。只要我们长期关注学困生的发展,用爱心去浇灌这些幼苗,相信他们一定能出困境,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