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的技术人员如何管理

时间:11-16编辑:佚名 员工管理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在互联网项目当中,相信每一个项目经理或者制作人,最头疼的就是技术部的管理。因为技术工作看起来是那么的棘手,一般人难以理解,而且技术人员大多数都似乎情商不高。管理人员既不能轻易了解技术工作的内涵,技术人员也觉得很难和管理人员沟通。特别是技术工作,难以在不同人之间交接,很多技术人员都声称无法继续别人做过的项目。这让管理者觉得技术人员特别喜欢耍大牌,而且他们要偷懒也非常容易。但正如军事中的定理,对付坦克最好的武器就是坦克,对付航母最好的武器也是航母,这条理论是通用的。要管理好技术人员,就一定要懂技术。这是任何一种其他号称完美的管理方法都无法替代的。

  开发是一切——何时写文档

  对于技术管理来说,很多公司会非常注重文档。虽然开发的结果是代码,但对于管理来说,代码往往难以阅读,也很少有人擅长接手别人的系统。为了让代码不至于被丢弃,公司管理人员就祭起文档这个法宝。我认为文档是很重要的,但也发现这些文档中很典型地存在几个问题:文档和代码不同步;文档的可读性差,需要的文档没写,不需要hr369.com的文档写了一大堆;文档和代码脱节,文档很多,开发出来的成果很少。

  我们应该何时写什么文档,这是需要有严格定义,并且有检查过程的,而不是任由大家自然发展就可以完善的。代码的编写需要按不同类型,定义好在各个阶段中所需要完成的部分。

  设计类文档—— 这类文档往往在项目、模块启动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要去写,作为讨论和最后决议的成果,显然是很自然的。然而在项目进入开发之后,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就不能完全按照设计的初衷去做了,所以通常设计文档就在这个时候和代码脱离了联系。但有一点是绝对可以做的,就是在重构的时候,按照现有状况,重新增加重构前的系统状况说明,然后再添加上重构后的设计。这样就把重构的设计和文档的更新结合到一起了。

  API(应用编程接口)文档——现代软件都希望能提高重用的程度,因此很多程序员都会自己构造自己的业务API,以便在之后的开发中使用。而这种业务API,也是很多分工合作的基础。这种代码的说明,会直接影响日常的开发,因此非常有必要保证和代码的高度一致性。

  使用文档—— 一般来说,一个软件的使用文档必须包含以下几个:《产品版本说明》、《产品安装和部署文档》、《产品使用教程以及例程》、《产品FAQ文档》。这里面的《产品版本说明》应该在每次发版的时候,作为发布流程的一个固有环节来设计。《产品使用教程以及例程》是我认为所有文档中,最值得花大力气去写好的。《产品安装和部署文档》内容越少越好,应该让安装部署尽量智能化、自动化。

  了解什么是软件架构

  了解软件架构的范畴,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把握软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管理好软件开发的过程。简单来说,软件架构就是应对需求所产生的“一系列决定”。软件会根据这些决定来开发。根据软件需要应对的需求,软件架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逻辑架构 主要是为了明确“功能性需求”而做的设计,针对需求以及需求变化作为架构目标所做出的关于代码之间的划分、耦合、关联的决定。采用合理的逻辑架构,将会大大降低需求变更对开发的延迟作用。逻辑架构最直接指导代码中互相耦合的情况,仔细设计好耦合的规则,会让后续开发事半功倍。

  运行时架构 运行时架构是为了满足运行期的质量需求,所做出的关于对象行文、进程结构、通信协议、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决定。运行架构一旦确定,等于大部分的“实现”代码都确定了,设计有足够扩展性和可用性的运行架构,可以为后续工作节省时间,也降低了系统在运行期对开发工作的干扰。

  开发架构 为了满足开发时的需求所做的决定,主要是软件根据分工开发、测试验证流程等需求划分的软件层次和区域以及各种接口设计,也包含使用的软件包、组件库、开发工具,以及编译构建的方法。一个好的开发架构,可以让沟通成本降低,开发速度提高。

  部署架构 现代软件系统,基本上都包括了客户端和服务端程序,如何快速、高效、稳定地部署和发布这些程序,如网络机房的分布、服务器硬件的搭配、监控和维护工具软件的安装、开发测试网络和运营网络的设置。可以获得安全性的配置,良好的部署能力,能推动软件进行更频繁、更全面的测试,从而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数据架构 数据是软件项目的核心财富,关于数据的结构,数据的存放、备份、传输会直接影响到运行性能、业务功能、部署、安全等需求。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下,数据到对象的ORM架构也是很重要的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架构包括了数据流图、数据字典、ORM结构(如果需要的话)、数据索引和备份机制等几个方面。

  何时以及如何评审

  相信大部分公司都有评审这个环节,评审可以包括方案评审、代码评审、项目专项议题的评审,比如对存留Bug的处理评审等。而这些评审,常常会变成一个挑毛病的会议。要解决评审给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发挥这个活动的优点,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评审由谁发起 相对比较好的是,由负责此项目的“领导”来召集人员评审,并且一定要有负责开发的人员参加评审。参与评审的受邀请人员可能会与方案提交者就一些问题有分歧,但提交者有最终决定权。要把权力给有能力承担它的人。这样做可以让“防止风险”的一部分人和“注重效率”的开发人员形成平等的意见交换。

  什么时候做评审 应该在每个迭代、每个较大的版本开工前,或者仅仅是某个认为比较重要的决定做出前,都来一次简短的评审。如果开始时只是做一个DEMO,那么需要评审的东西也比较少,而随着不断的开发,评审也能遍历所有的开发。

  做评审的方法 真正对项目有帮助的,是了解项目的需求,分析面临的难点,思考方案为何这样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给项目开发者以建议和启发。多说“我建议这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不要仅仅去说“这样做可能有问题,应该添补这样的功能”。以建设性的心态和思路去做评审,而不是以找问题的思路去做,这就是两种做法的最大区别。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