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中国经济为何会衰退,民营企业四面楚歌
在银行资金惜贷、地方投资放缓,房地产持续走低的笼罩下,实体经济仿佛置身“穹顶之下”,一片哀鸿遍野。有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投资同比增长11.4%左右,低于5月的11.8%,累计投资同比增速连续第12个月放缓。
两个月前,A股冲上5100点让中国股民喜大普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暂时忘却了这些数字背后掩盖的实体经济一系列“不详”数据。但从六月份开始,股票大幅下跌,仿佛决堤洪水一泻千里,甚至需要政府频频出手救市却仍然收效甚微,截止今天上午大盘一度跌破3600点,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当虚拟经济的云雾渐渐散去,人们不禁思考,中国经济究竟是怎么了?
虽然政府在近几年内在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频出重拳,而且全国也在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但这还远远不够,相比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体量,这些举措实在是微不足道,更何况一些口号并未落实,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成了聊以自慰的噱头。
那么,为什么实体企业会逐渐衰落?
个人觉蓝得,实体经济的衰落,源头是民营企业的衰落。
中国的企业大都分三种,国企,民企,外企。除部分垄断行业,中国绝大部分实体经济的命运掌握在民营企业手中,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436.3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5.5%和9.3%。截止目前,民企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成以上,贡献GDP超6成,解决全国8成以上人民的就业问题。民营企业对税收、出口和就业等方面起到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按说对于最大的一块蛋糕中国政府理应是呵护有加。但在事实上,在政策导向上最没有优势的恰恰就是这部分民营企业。
首先说国企央企,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铁路等等,这些所谓“体制内”的企业,他们出牌并不符合市场规则,这些国企央企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作为当权者进行战略布局的工具,因此在体制保护的垄断下他们就是规则,仿佛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狮子,吞噬着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而外企是早年政府为了弥补国内投资资金的不足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而引进的,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背景,而且还有国家给予的一系列补助政策,例如税收减免、土地优惠、人才奖励等等,他们就像森林里的外来物种,即作为保护动物引进,又缺少天敌。
而既没有体制保护,也没有雄厚背景和政策扶持的民企,毫无疑问相比于外企和国企在政策上毫无竞争力,甚至还面临更多的困难。民企不仅面临着高额税收费用和数不清的附加费用,还要为“体制经济”埋单。一些国企央企征用民营企业的资源往往是信手拈来,动辄上亿的工程款仅需一张白条就能搞定; 而民企与本身就经济实力雄厚的外企相比也丝毫不占优势。融资困难、申请银行贷款限制多、财务制度不规范不透明难以符合银行贷款要求、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等等都是限制民企发展的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