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意与互联网的区别 传统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时间:01-19编辑:佚名 今日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今年9月,京东在北京望京附近开始其社区O2O产品“京东快点”的内测,而就在近期于中关村、东直门和望京社区再次启动了二次内测。因其“系出名门”,“京东快点”一经亮相就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它的模式与“社区001”类似,先与小区周边的商超达成合作,由这些商超提供货品供应,京东自营及第三方物流共同完成配送。

  这并不是京东首次试水社区O2O服务。京东自去年年底已与唐久展开便利店配送的合作,但受系统实时库存的对接、配送成本以及便利店员工的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进展并不尽如人意。

  对于全新的“京东快点”来说,这次京东采取自营加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模式,充分说明了在“最后一公里”的跑腿生意中物流的关键性。但是自营快递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确保“京东快点”的送货速度,是一个考验。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响应速度该如何保证和管理,成本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同样也需要考量。毕竟,相比于同样整合第三方快递团队的其它应用而言,早期的大规模“烧钱”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京东是否做好了准备? 同时,电商从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商超的颠覆者,“京东快点”与商超的合作可能面对一些开放心态的拥抱也可能是食得闭门羹。但需要肯定的是,京东基于电商平台的数据积累使其能够调用社区用户数据进行精准推送,从而告别了地推作为开端的重模式。

  传统门店纳入互联网:小而美的“随叫随到”

  今年下半年,除了类似“社区001”的“京东快点”之外,还有一个看起来不太一样的叫货应用问世。这一被网友称为叫货神器的产品——“随叫随到”,选择了一条与“社区001”和“京东快点”不尽相同的路。

  连接人与身边小卖店、水果店、牛奶店等多种消费和服务品类门店,是“随叫随到”的模式精髓。采用类似叫车软件一样的操作模式和运作机制,让散落于社区、写字楼、大学校园周边的传统小卖店店主成为服务方,而叫货者只需像叫车一样便可在需求发生地随时叫出自己想要的货品。在面向商店的客户端里,附近的注册商店主可以像“的哥”一样进行抢单,然后将货物按时送达到用户那里。

  相对于“社区001”等模式而言,“随叫随到”选择了小而轻的切入模式,一方面充分调动终端门店的主动性进而提升终端控制力,另一方面并不局限于社区,而是认为用户所在地即可触发叫货需求。

  用户进入主页面,周边的品类店会一目了然地呈现面前,例如“包罗万象”的小卖铺、水果店、牛奶店和桶装水站等,进一步点击店名即可获取到每家的主营产品。由于平台并不需要对接复杂的SKU,传统小卖店的店主即抢单,可以随时掌握店铺里的货源情况,避免了“社区001”这类应用难以避免的缺货等信息更新滞后问题。由于像叫车软件一样,引入了互评机制和加费、补贴等激励机制,使得产品对服务质量和需求响应速度的保障上能像叫车软件一样实现用户体验的良性循环。这一点,对于与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合作、自建物流配送的“社区001”而言则较难实现。

  轻模式 重运营

  O2O本质是个概念。在移动互联颠覆和改造传统线下服务的大潮中,针对各种消费品类的送货服务无疑是这块大市场中的一个大块头。然而,这个大块头的市场却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无微不至。换言之,要在送货O2O服务中取得成功,模式的轻与重,关键还是看用户体验能否得到大幅提升、用户需求能否得到细化和深度满足。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存在为用户所诟病的地方,就很难把应有的市场做大,难以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也自然就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