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8月18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提及,天津爆炸事故现场测出高致命性的神经性毒气浓度超过仪器最高值,这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在刚刚结束的天津爆炸事故第九次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环保局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表示,核心区的大气监测是防化部队做的,不了解具体有多么严重,但是环保局自身的仪器上并没有发现新的特征气体。
8月19日,新华社报道称,正在天津爆炸现场执行救援指导任务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化武专家组指出,爆炸现场根本不可能产生神经性毒气,所谓“神经性毒气”之说属“重大误判”。
在“焦点访谈”这期节目中,央视记者采廓了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副参谋长李兴华,后者称:“今天(8月18日)上午这趟去采集的结果,侦测的结果跟昨天几乎一样,还是氰化钠和神经性毒气这两种有毒的气体。这两项指标都达到最高值。”
虽然把氰化钠说成气体可能是口误,但是“神经性毒气”是这位负责人明确的表述。而且这一事实,也在央视后续对化工专家的采访中获得证实。北京化工大学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博士门宝对央视记者表示,爆炸区域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类物质。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氰化钠本身还是固体,只要避免接触,危险性就不大。但是神经性毒气则不同,在1995年的东京地铁毒气案中,就是一种名为沙林的神经性毒气,造成12人死亡,约5500人中毒。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门宝称:“这些物质遇水或者遇碱能产生气体然后产生神经性毒气,比如氰化钠还有一些硫化碱,另外一些物质在高温爆炸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性气体,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经性毒气一旦人吸入,可以与神经细胞作用,使酶失活,另外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心脏等骤停进而导致人死亡。”
但是财新记者查询二甲基二硫的理化性能,虽然它会引起中毒,但也只是对眼睛稍有刺激作用,接触后会产生头痛、恶心和呕吐,要达到呼吸停止、心脏骤停的程度,需要吸入极高的浓度。
实际上,神经性毒气属于专有名词,特指剧毒神经毒剂,它可以通过刺激肌肉和重要器官影响神经系统产生致命效果。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仅一滴的剂量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致人于死地。可以以气体形式被人吸入,也可以透过皮肤渗入。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这种毒剂,但没有使用。萨达姆被指称在上世纪80年代曾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使用了这种毒剂。一般这种神经性毒气特指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塔崩(tabun)、沙林(sarin)、梭曼(soman)和维埃克斯(VX),世界四大神经毒气。
神经性毒气生理机制解密:
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organoposphates)。这类毒剂特别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粘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