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两年前一篇题为《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日前突然引爆微博话题,同时让生活在河北曲阳县太行深处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再次被外界关注,其经历也遭致广泛质疑。今日上午,郜艳敏向南都记者证实,自己仍是曲阳县下岸村的“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不愿意过多回应网上的讨论,称“平时不怎么上网”,“谢谢大家关心”。
综合此前报道可以看出,这不是郜艳敏第一次受到外界关注。早在2006年前后,郜艳敏就曾因当地媒体报道,引来央视、凤凰卫视、《南风窗》等媒体的大规模关注。2007年1月,郜艳敏还曾获得“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其经历被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郜艳敏此次再度引发外界关注,是因为网上流传的一篇题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报道,刊发于两年前。报道对郜艳敏的“大爱”描述遭到部分网友质疑,“作者用匪夷所思的逻辑,轻描淡写地跳过妇女郜艳敏痛苦而耻辱的被拐经历,转而赞美她的大爱”。
“平时都不怎么上网。”郜艳敏对南都记者说,她并不清楚发生在网上的争议,也没有关注网友的讨论。此外,她也不愿意再提太多过往经历,“以前都说过了”。
目前,郜艳敏依然在下岸村教书,这里有一个辉岭小学的教学点,她也依然是临时代课教师。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合并,教学点的班级越来越少,她所在的教学点只剩下学前班和一名一年级的孩子。提到未来,郜艳敏表示没有细想,“上边说让我做就做,如果哪天不让做了,也就不做了。”
今日上午,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通过实名认证微博,对此事表达了看法。“人贩子必须严惩,买主也须追究刑事责任。对受害人应当救助,不能纵容拐卖、同情买主。”他同时透露,“已部署当地警方调查。”
针对山村女教师事件的反思:
微博与微信圈中的疯转,让郜艳敏的经历突然再度闯入公共视野,这在今天的传播模式下或许并不意外。然而,当这个写满了一个中国女性的血泪与苦难的故事再度呈现之时,长达二十年的时光磨砺,却丝毫没有稀释这个故事给人造成的震惊与痛感,反而催人发出愈发深沉的悲鸣。
这些年来,被拐山村女教师的故事有若干标签,有“教育”、“人性”、“美德”,引发过很多相关讨论,有人注意到山村教育的贫瘠,有人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但唯独一个最不应忽视的主题却被淡化、遗忘甚至美化了,那就是赤裸裸的罪恶。
辞了郜艳敏就能遮住当地人口买卖成风的陋习吗?答案不言而喻。当地政府明知郜艳敏是被拐卖不仅不作为,反而急于将其辞退遮丑,此举无异于自欺欺人。殊不知,丑是遮不住的,遮丑有时候才是真丢丑。只有敢于承认、勇于改变,才能根除丑陋。比如上文中,倘若当地政府仍对买卖人口的陋习视若无睹,“郜艳敏”们就会越来越多。只有下狠功夫、真功夫,严打人口买卖,才能祛丑。
再比如,有些地方明明很贫困,政府却斥巨资打造“面子工程”,自以为挺美,却不知在百姓心中有多丑。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政府爱惜羽毛、惧怕丑闻,甚至为护短、遮丑不惜一切代价。就像近年来屡见报端的地方政府被假记者敲诈的新闻,就是盲目遮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