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谈起“入行”的经历,王海有些尴尬。“当时进行买假索赔实验主要是因为不相信法律,想探究下法律的可行性,同时也觉得好玩。”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一直喜欢较真的王海发现,这种活儿是个有挑战的活儿,于是就有了继续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诈行为的决心。
王海的首次索赔经历花费了8个多月时间,对于这样一种“前无古人”的行为,身边的朋友都以为他“吃饱了撑着”。但王海认为,“和普通人一样,每个人做事的动力、动机本质上都是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我觉得做这事儿有价值和成就感,我就坚持下来了。”
一直没离开过打假维权行业
“个人打假力量虽然有限,但推动了中国公民维权。”这曾经是对王海等个人打假行为的一个评价。
2000年发生在王海身上的津门事件和南宁风波,却让舆论的论调从公民打假倒向了敲诈勒索,王海也第一次感到,媒体并不是总站在他这一边。随后,王海从舆论的漩涡中抽身而去。这一去就是10多年。
对于隐身的这段时间,王海称自己一直没离开过打假行业,只是更多地转向接受企业委托从事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打假,取证、报警或是由委托方起诉,自己更多隐身幕后,不再抛头露面。
“这段时间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不少媒体也应该被列入打假的对象。”王海说,不仅因为有虚假广告,而且有个别不良媒体还存在收受企业金钱抹黑他人的行为。
“我当时就是典型的受害者——依法索赔却被描述成假打、黑吃黑。”
保障维权成本应设基准赔偿标准
近几年,王海和他的团队既运营和参与了一些非营利项目,也通过商业手段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其中,由王海和毛寿龙教授、陈幽泓教授、秦兵律师、陈旭律师、舒可心老师等人发起组建的非营利机构——gococn.org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要通过促进立法、调研、培训业主、辅导业主自治等工作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王海热线消费者权益保护项目课题组也是公益性质,主要从事反欺诈项目,工作包括提交立法建议,发起或资助公益诉讼,打击虚假广告等欺诈行为。
“前年,王海热线就举报了一万多个虚假广告,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王海说。
为了将打假的“触角”渗透到每个角落,去年,王海还在南京成立了一家物资公司,通过参与政府采购招标和调查取证,重点打击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欺骗政府行为。“目前,我们正在筹建检测公司,希望通过对商品质量的检测为消费者提供一些指引。”
《消法》颁布20年来首次进行修订,作为长期从事消费维权的专业人士,王海说,这些年他一直在通过人大代表议案等方式推三个立法建议:一是建议立法设定一个消费者维权的基准赔偿标准。例如以1000元作为起步价,从而保证消费者维权成本得到充分补偿。二是建立罚款分利制度,政府执法获利,应该给举报人或者受害人分成。三是要立法赋予消费者组织代表不特定消费者提起诉讼的资格,从而解决消费者维权概率低的问题。
“‘新消法’已经授权消费者协会代表不特定消费者提起公益诉讼,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国吹哨人法案的启动即建立罚款分利制度。”王海说,老百姓消费维权不易,主要与当前国家在立法、行政、司法都偏重企业,导致普遍地方保护和违法成本过低、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重视。
此外,各地商会、各行业的协会众多,而消费者组织资源极度缺乏,“消费”的呼声不能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导致原本立法应给消费者的权益也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