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近日,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其中罗列了不少现在正在使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错误,比如,某版本的二年级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的教参都没有注明文章的作者和来源”。而且,根据历史资料,爱迪生小时候并没有阑尾炎手术,课文所叙述的内容根本不存在。对此,专家表示,“教材可以批评,但是不要拿来炒作。”(据中国青年报)
其实,不惟这个帖子引人关注,几乎每一次中小学语文教材被揪出错误,都会引发广泛关注,乃至引发网络舆论“霸屏”现象。原因就在于:第一,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包括关注孩子所学的课本;第二,网络时代为求证知识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许多质疑能够迅速找到权威、可信的答案;第三,碎片化阅读让很多人养成了“浅思考”的习惯,“教材失误”这样的话题,很容易激发大众情绪,成为网络“口水战”的焦点。
抛开现象看本质,公众之所以在“教材失误”上有共鸣,是因为人们对教材质量、对文化“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点不难理解,教材是学生汲取知识养料的源泉,更是指引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健全人格的明灯,出于对孩子负责的角度,家长们自然希望孩子的教材是科学、正确、有益的。而这,恰恰也是教育的初衷和要义。
从这个层面,就不难理解公众的情绪,无论是焦虑,还是忧心,抑或质疑、怨怼,折射出的都是公众对优质教材的渴求、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事实上,有的课文已被证伪,确实不适合继续保留在教材中,否则,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前面提到的《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其真实性就广受质疑。根据历史资料,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其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做的。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这种手术。因此,爱迪生用几面镜子把油灯的光汇聚起来为医生手术提供条件的故事,就失去了事实基础,其价值也要打上问号了。
诚然,编选这篇课文的良好动机毋庸质疑,语文教材中的故事也不像历史教材那样,对真实性有非常严谨的要求。但是,基于某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课文,还是要遵循基本史实,不能编造细节,更不能出现错误的信息。不然,不但起不到以文化人的作用,还会因造假埋下隐患的种子。当孩子了解到这些故事纯属杜撰的时候,就容易滋生逆反心理,甚至参与到造假的队列。那样一来,教育就违背了初心,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对公众揪出失误和广泛质疑的教材,应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已经证伪的课文,应该着手进行修改乃至彻底剔除,否则就会误人子弟。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兼而有之的课程,不但要教授孩子语言和文学的技巧,更得教会孩子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养成求真、求证的习惯,学着做一个完善的人,这是教育育人、化人的完整过程和正确逻辑链条。如果课文不尊重基本史实,“藏匿”错误,教育效果难免会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