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近年来,伴随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进入公众视野。每当有恶性的欺凌事件曝光,人们一方面感到震惊、沉痛和愤怒,另一方面,许多人依然认为,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在自己的校园中、班级里,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媒体报道,最新或2022(历届)年教育部对全国29个县10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研究”抽样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为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28.66%。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中,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偶尔被欺负”,而6.1%则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这两组来自权威机构的数据相互印证,描绘出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在我国,每三个中小学生当中,就有一个曾经或正在遭受校园欺凌。这样的调查结果似乎令很多家长和教师感到疑惑:如果校园欺凌现象真的如此普遍,为什么自己偏偏没感觉到呢?了解这一认知差异形成的原因,恰恰是家庭和学校正视问题、自我反思的起点。
家庭和学校对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认知不足
在一些家长、教师的观念中,只有比较严重的肢体攻击和性骚扰才叫欺凌,而一些比较轻微的肢体攻击往往被认为是“小打小闹”,辱骂、当众嘲笑和网络上传播八卦可能被当做“开玩笑”,而社交排斥则被看成“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或是被孤立者“人缘差”。实际上,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欺凌,给被欺凌者带来伤害,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中最常见的形式是语言欺凌和社交欺凌。最新或2022(历届)年,青岛一名长期遭受同学欺凌的16岁男孩因被同学捉弄不许上厕所,在学校跳楼致重伤;最新或2022(历届)年美国发生一起13岁华裔女孩开枪自杀案,据女孩父母的指控,该女孩长期在学校遭受包括语言欺凌、网络欺凌等在内的多种欺凌,导致厌学、抑郁并最终自杀身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一项针对全国28个区县10279名初中生的年度追踪调查显示,有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语言欺凌,37.7%的初中生遭受过社交欺凌,14.5%的初中生遭受过网络欺凌,而遭受身体欺凌的初中生为19.1%。由此看来,如果家长和教师的观念中缺乏对语言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等欺凌形式的认知,甚至也缺乏对身体欺凌的正确认知,换句话说,不知道这些行为也是欺凌,也会造成儿童的身心伤害,那么当然会“感觉不到”校园欺凌的存在了。
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里,校园欺凌被界定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虽然这一界定仍存在争议,特别是有的教育工作者指出应当以受欺凌者的感受而非行为发出者的意图来定义欺凌行为,但该定义将语言、网络等欺凌形式纳入进来,在行为结果上也没有局限于单一的身体伤害,而是强调“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虽然该界定或还有可商榷之处,但对于提升家庭和学校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校园欺凌行为本身往往具有隐蔽性
欺凌行为的隐蔽性首先体现在发生欺凌的时间和地点上。校园欺凌行为当中,最容易被发现的要数身体欺凌,但即使是身体欺凌,也通常发生在家长、教师的视线之外。研究者统计发现,最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时间通常是在上学前、放学后、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最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场所是厕所、宿舍、楼梯拐角、运动场的角落、上下学路上等缺乏监管的地点。而这些时间段和地点,家长和教师都处于不在场的状态。
欺凌行为的隐蔽性还体现在伤害的隐蔽性上。在各种校园欺凌行为中,除了严重的身体欺凌会在被欺凌者身体上留下伤痕,某些破坏物品的行为会留下物证以外,大多数的欺凌行为不会留下“可见”的痕迹,身体的疼痛、精神的折磨和心灵的伤害,如果孩子不愿说或不会说,往往被粗心的家长和教师所忽略。最新或2022(历届)年一名长期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澳大利亚女孩自杀身亡,她生前录制的一段视频表明,导致悲剧的正是她童年时期所遭受的语言攻击,而她的父母直到看到视频才知道女儿遭受过校园欺凌,而在此之前,她一直努力用微笑的面具来掩饰内心的伤痛。
受欺凌者第一时间并非向教师和家长求助
当校园欺凌发生以后,如果不是被欺凌者或旁观者报告(或者欺凌者出于羞辱被欺凌者或炫耀的目的上传网络从而曝光),欺凌事件通常很难暴露出来。
据媒体报道,最新或2022(历届)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办公室合作,开展了一次网上民意调查(U-报告),收集了全球10万多名青少年有关欺凌经历的看法。尽管2/3的青少年说他们曾经遭受过欺凌,但他们中40%以上的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们受到欺凌。我相信,在那60%选择跟人诉说自己经历的孩子当中,应该还有一部分选择的诉说对象是同龄人,甚至网络上的陌生人,而非自己的家长或教师。
为什么被欺凌者会选择不报告家长和教师?一般来说有四种情况:第一,被欺凌者受到欺凌者的威胁不敢告诉家长和教师;第二,被欺凌者不知道应该跟谁说或怎么说,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年龄较小的被欺凌者以及遭受间接欺凌的被欺凌者身上;第三,被欺凌者出于被欺凌的羞耻,或者因耻于向家长或教师求助而不愿说,比如担心被其他同学说成“打小报告”“小题大做”;第四,被欺凌者曾有过求助的经历但没有得到帮助甚至在家长或教师那里遭受了二次伤害,比如求助以后反而被骂“没用”,或被责怪“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
因此,认识校园欺凌是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步,家庭和学校应当从意识层面上修正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不足,学习防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尊重孩子的感受,提升辨识欺凌行为的能力。同时,鉴于校园欺凌的隐蔽性,要从孩子学习生活的主客观环境入手,一方面通过教师联动、家校联动、学校与社区联动,形成全面覆盖的安保网络,消除监管死角,确立校园欺凌的认定及上报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师生沟通和家校沟通,持续而细致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从而对校园欺凌行为起到预防作用,也能对已经发生的欺凌做到早发现早应对,避免加深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