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心里靠得住的盖尔干

时间:01-11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从西宁出发,国道214线直入天际。行至花石峡镇,朔风疾云,近4500米的海拔和极低的气压,已使日常的气体打火机打不出火来。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学(镇寄校)就坐落在镇广场旁边。学校不大,却承载着全镇1254户人家的教育期望。常年坚守在这里的30多位老师每天过着单调、平凡而朴实的日子,胸怀的却是对藏区孩子满满的爱——于世界,他们微如尘埃;于学生,他们伟岸如山。他们是藏乡牧民和孩子坚强的依靠,是挺立在雪域高原的教育脊梁!

    严进蓉,镇寄校的教务副校长,是全校400多名学生眼里可亲可敬的“严妈妈”,更是当地牧民群众心里靠得住的“盖尔干”(藏语,老师的意思)。

    阳光下,严进蓉一袭藏袍,一口流利的藏语,看上去是一个地道的藏族姑娘。实际上,她是汉族,青海湟中县人。1986年出生的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玛多县扎陵湖乡藏文中心寄宿制学校任教,后来调到花石峡镇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学,担任教务副校长,至今已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坚守了近8年时间。

    “虽然这里气候差,条件艰苦,但我不后悔。”看着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严进蓉洒脱地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姑父送我到玛多县扎陵湖乡藏文中心寄宿制学校,一看那偏僻的荒滩上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打个电话还得爬到远处山顶上找信号;学校里只有几十个孩子,给我分的班里只有13名学生;宿舍里墙壁黑漆漆的;大家说的都是藏语,我一句都听不懂;每月工资只有850元……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凉了,感觉一天都待不下去。”

    抱着先试一试的态度,严进蓉留在了学校。“孩子们看到我这个汉族老师,稀罕得不得了。我上课时,他们跟着我进教室;我下课在校园里转转,他们又跟在我身后与我一起转;我进宿舍了,他们就趴在窗台上看着我。时间久了,孩子们与我有了感情,更巴不得一天24小时都能见到我。”严进蓉说。

    最新或2022(历届)年3月,严进蓉被调到花石峡镇寄校任教,并担任教务副校长。入乡随俗,慢慢地,她学会了用藏语交流,尝试着穿起了藏袍,爱上了酥油糌粑,习惯了用刀分割牛羊肉;一些低年级孩子因为想家,晚上在宿舍里哭闹着不肯睡觉,严进蓉便用一个又一个故事哄着孩子们入睡;每逢镇上召开村民大会,她都要借机向大家征求对学校的意见建议。时间久了,全镇牧民都知道镇寄校有个严老师;全校440名学生没有一个不知道严进蓉是谁的。

    当保,镇寄校的校长。作为学校的当家人,这个黝黑壮实的藏族汉子是学生眼里的慈父,也是同事眼里的兄长。找项目,选新址;抓基建,重内涵;掘潜力,凝人心;强后勤,保运行……学校各项事务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时操心不到,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当保跑前跑后,处处打前战。操场上、食堂里、学生寝室前、教师周转房外,当保的身影随处可见。

    班玛德吉,阳光的80后。自走出青海师范大学的那一天起,就来到镇寄校当上了一名普通教师。为了让学生爱上汉语课,并大胆使用汉语进行对话、交流、书写,班玛德吉反复琢磨,凭借自己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优势,将一节节语文课游戏化、儿歌化,让孩子们的汉语成绩在整个玛多县名列第一。

    李起梅,一位来自青海化隆县的汉族老师。工作11年间,其中近7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舍了小家顾大家是李起梅的真实写照。平时,她除了上好每一堂课、带领语文教研组开展好教研活动外,给学生做饭、洗衣、洗头、理发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她同样是学生心目中漂亮温柔的“老师妈妈”。

    果热,按照公益性岗位安置的藏族老师。自幼是孤儿,镇寄校既是她曾经就读的母校,也是她如今奉献青春、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学校条件这么好,这些孩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看着他们,我很开心。”果热的普通话并不娴熟、标准,但从她灿烂笑脸上传递出的却是语言远远表达不了的挚爱。

    寄宿制学校的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的父母。节假日学生回不了家,老师就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宿舍喝奶茶、看电视;学生病了,老师把他们带到医务室治疗,负责护理、换药、营养补给;学生想家了,老师给他们讲故事,帮助联系家长。点点滴滴的关爱,使学生变得乖巧懂事,对老师的依赖胜过家长。

    高原的天气,一日见证四季。清晨还是碧空如洗,转眼却洒下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须臾转为冰雹,继而变成暴雪,凛冽的风肆虐地扫着村镇的角角落落。课间,镇寄校的30多位老师齐动手,为孩子们铺垫防滑毯——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夏天的雪,降下来依然会冻成冰,孩子们最容易滑倒。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