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华德福教育的魅力之一就是家校合作。正如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施泰纳所言——“当群体的全貌在个体的灵魂中映现出来,同时个体的美德在群体中鲜活起来,健康的社群生活就会建立”。华德福教育把学校教育置于更大的社群背景中,注重构建社群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家委会全方位参与校园生活
前几天,我收到家委会主席给我的一个工作视频,看到家委会成员领着数个家庭,半夜一两点钟在机场等待台湾华德福社群业余组成的台湾旅行者合唱团,安顿合唱团老老小小二三十人在寄宿家庭生活,演出、离开、送别等画面,妻子边看边抹眼泪,我的眼睛也有几分湿润。
尽管我没有在别的学校工作的妻子那么激动,尽管12年来我经历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很了解家委会工作的辛苦,但我仍然被社群间的真诚分享、家委会的无私投入和有序组织所感染。
到过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朋友,无不为放学后操场上不时呈现的家长活动所感染。奔跑传球的爸爸妈妈们,进球的孩童与成人的欢呼,稚嫩的加油声,像模像样的裁判,自制的五花八门助威小旗子,天上的飞鸟,池塘中自由自在的鸭子,构成一幅生动的课外校园生活画面。
华德福家校合作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组织交流活动、组织节庆活动、提供课堂资源、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比如接待世界华德福团队的来访,安排十多个澳洲交换生和老师在寄宿家庭的吃、住、行;安排优律司美(一种肢体表现音乐与言语的舞蹈艺术)访问表演和德国华德福交响乐团的行程;组织端午、冬至等大的传统节令庆典以及家庭趣味篮球比赛;提供游泳、器乐排练的教师和场地;还参与学校场地改建的评估议价、理事会人员的遴选、学校建设的资金募集……
家长们在参与中贡献着热情和智慧,也唤起美好而充实的社群生活。每次家长合唱队和声一响起,总会使大家激动。而每一个校园建设问题的解决,也会使老师们感到真切的支持。
我们一般不会表彰优秀学生,但却会褒奖家长。最近几年,我们都有“年度家长”的颁奖,由家委会出面,奖励一个对家委会和学校工作有卓越贡献的家长。家长们、老师们对获奖者心服口服,大家都知道这背后是无数无怨无悔的义务付出。
从空间上来说,我们学校约七成家长是当代“孟母”,他们把家搬到离学校直线距离不超过5公里的地方,直接带动房租价格暴涨。家长们开生活馆、茶馆、餐馆、按摩治疗室、书画工作室等,提供太极、英语、驾驶、托管、家务整理等服务。每两月有集市,学校和社区乐在其中。
基于信任和开放的深度参与
这不是我们学校的个例,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华德福学校家校互动范围和方式都是这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华德福学校的家长为什么愿意参与到学校中来,并与学校真正同呼吸、共命运,有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学校的性质。华德福学校是真正的非营利性质的组织,NGO或NPO,没有谁作为投资分红,是名副其实的大家的学校,而不是某人或某个集团的学校。为了建设一个实践理想的共同体,老师和家长价值观是一致的,目标属性和经济利益是清晰的。
刚开始,在怀疑主义盛行的现今,家长难免怀疑学校说一套做一套,而且这种怀疑起起伏伏、时隐时现,直到家长深度参与进来,事情真正清晰明白,学校的非营利属性得到保证时,才转变成坚定的支持。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长的相互信任和开放是核心。
其次是学校的架构和运转方式。华德福学校的存在和发展有三根支柱:教育教学、经济与硬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主要由老师来完成,经济与硬件除了国家出钱办学(北欧)或国家购买服务(北美)外,大多数是靠学费收入与捐赠。而学校管理则由老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承担,比如通过学校董事会承担起法律或对外关系的责任。
两年前,我们学校成立了理事会,9个理事中有4个是家长。他们绝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是真正参与到学校经济、政策与硬件的发展中,切切实实地行使他们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每个人都有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责任。以前,筹资、建设等工作更多是老师主导,理事会架构的设立和运用,把老师们从疲于教学和发展两线作战中解放了出来。
再其次是家长参与的多层次。理事会是全局层面的深度参与,家委会主导家长工作,各班家委会负责本班事务的上传下达,小学、幼儿园有各自的家校沟通会和家长培训。家长每学期至少可以参加一次听课开放日,通过各种家长会、主题会以及与班级老师的沟通等渠道,知晓和反馈各种信息。
“做的态度”比“做什么”更重要
家长如此全方位参与,会不会使责任、权利、义务陷于混乱之中?
“命运相连、亲密有间”,是我对家校关系的描述。“命运相连”是指孩子带来社群和教育,教师、家长都是参与者;“亲密有间”是指各自界限与责任毕竟不同,教育教学这个核心由老师主导,管理是家长、学校共同承担,学校具体日常运作由老师负责。
刚开始办学的时候,家长参与热情很高,连教育教学也试图插手,结果是老师找不到中心,家长看到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实施,心里也很受伤。通过12年的实践,我们才慢慢总结出学校主导、目标确定、责任清晰、正向沟通、及时回顾等合作要点。
确认学校的主导性是家校合作的关键。办学伊始,家校关系很纠结。华德福学校倡导社群参与,但参与不是均权。教师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教育教学的使命,这是学校存在的根本。学校的主导性得到确立,教育教学的中心目标也确立下来,家长和学校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大到学校治理结构中的目标,小到每次活动谁是主体承载者,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校合作中“做什么”不那么重要,“做的态度”很重要。正向的沟通,一方面使信息和需求顺畅流通,事情得以顺利推动;另一方面,通过做事唤起大家的善美真,多一些相互间的理解,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比如经济责任,责任权利说清楚了,大家反而轻松地各行其是。
“每次看到我身边的石头,有生命的花,有情感的动物,或有思想的朋友时,我都知道他存在着特点和才能,为了这我就爱他。每当我发现需要做的事,如果我去做就实现。”
老师和家长们经常唱我们学校的这首校歌。我们唱着她,深深知道我们至少是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北风》),我们深信我们的孩子将从中受益。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每当家长会结束时,我们全体老师和家长都会唱起这首歌,孩子将我们联系起来,“小康”“大同”和健康社群的理想使我们走到一起,学校因社群而生,我们为未来而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