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需要什么样的媒体意见

时间:11-15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媒体对韩春雨科研突破的关注,字里行间难掩对中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急切期待,也许正因为急切,随之而来的公共讨论中,有品质的专业意见并不多见。

    眼下见诸媒体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韩春雨科研成就的非专业评判和过度解读,如由此断定中国“本土派”科学家群体的研究水平得到了证明等,而此类对科技和教育现状的总体判断,恐怕尚需长期反复验证方可论定。二是从“河北科技大学、一个副教授、连续10年没有发过文章了”等符号化的字眼入手,对科技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某些弊端痛加针砭,如强调10年不发论文,意在批评科研管理的机械化思维;强调韩春雨团队经费不宽裕,意在批评科研经费分配不公正不科学;强调韩春雨“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的“三无”身份,更是为了挖掘科技和教育评价系统存在的深层问题。这些都有必要,但毫无疑问,此类讨论虽然指出了一些现实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韩春雨这一个案带给我们的独特启示,无非是借助于这一热点新闻,又一次重复了存在已久的老话题。可以见得,已有的围绕韩春雨的媒体意见,呈现的是一般性的媒体视角,表达的是一般性的舆论关切,真正有专业价值的意见,还没有在公共讨论中释放出来。

    关于韩春雨,我们期待的是能为科技和教育发展进步提供智慧的讨论,是有助于改进管理和改良体制的专业意见,只有泛泛的公共性,没有扎实的专业性,一个有内在能量的讨论议题,就有可能被演绎成碎片化、娱乐化的言论泡沫。这样的公共讨论,除了流露出社会文化中进取精神疲弱的一面,除了折射出媒体建构能力的某种缺失,真的是别无旨趣。

    我们期待的专业意见,不能没有学术共同体的声音。韩春雨的教育背景、科研条件、工作心态,甚至他的生活态度、个人爱好等,与他的科研突破之间究竟有何关联,他的科研突破,必然和偶然因素何在,哪些可以借鉴,哪些还说不清楚,也许只有专业相同相近的学术中人,尤其是同龄的学术中人方能体悟到个中三昧,并从中受到启发。哪怕是针对某些体制性的弊端,更具建设性的意见,恐怕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更有发言权。如果这些意见能在公共空间充分交流,或许能为我们增添更多的科学雄心。但这种来自学术共同体内的声音微乎其微,一位在微博中对韩春雨的科研突破透露了异见的科学家,不但没有引发必要的专业讨论,反而被网友们群起斥为“嫉妒”,这倒是让人看到了舆论生态不健康的一面。

    对韩春雨现象,具有科技和教育管理经验的专业意见同样值得期待。因为韩春雨,还有此前更引人关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他们的教育和职业经历,对于如何提高科技和教育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来说,都是难得的研究标本,值得认真审视。从这两位科学家身上揭示出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内在逻辑,确切描述出成功个体为我们提供的宝贵智慧,从而找到改良土壤的更多更好配方,方能催生更多的屠呦呦、韩春雨。

    鉴于我们和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等领域还有不小的落差,少数杰出科学家的突破,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突破本身,他们创造的经验和留下的启示,或许更为重要。回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公共讨论更多地被扭曲为没有边界的其他议题,对于屠呦呦给科技和教育提出了什么问题,带来哪些思考,在公共讨论中并未充分呈现,实在是令人惋惜,因为屠呦呦贡献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奖。这固然受限于媒体对公共讨论的引领能力,但科技和教育界作为职业共同体,也并未展示出足够的思考和论辩意愿,则是更为遗憾的事。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年代,但愿对韩春雨科研突破的关注,能形成更有含金量的公共讨论,并从中积淀出更多推动科技和教育进步的内在活力。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