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反串 小鬼快乐当家

时间:10-01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宝宝和家长、老师一起表演“环保时装秀”。CFP供图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为典型、最富特色的一种游戏,对于孩子认识社会,发展智力等都大有裨益。当今中国式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在家中多缺少玩伴,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放下身段,与孩子经常玩家庭“角色扮演”游戏,既促进了宝贝的身心健康发展,又密切了亲子关系。

    两大玩法

    家庭角色游戏主要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角色互换”,即尝试孩子充当父母或老师的角色,父母扮演孩子或学生的角色。

    早上起床,笔者经常和儿子玩此类游戏,由笔者扮演儿子,儿子扮演爸爸。儿子会端起一家之主的架子,教导我说:“早上上幼儿园要自己穿衣服,你和爸爸比一比看谁穿得又快又好。”还一边说一边示范:“穿毛衣的时候一定要把线衣袖子用小手抓住,这样线衣袖子就不会跑掉,穿裤子的时候一定要先摆正裤子的前后,然后再穿,儿儿,你看看爸爸穿得多好,你也一定要加油,超过爸爸哦!”这些都是我劝他穿衣服时常说的话,儿子模仿起来惟妙惟肖。而且“配套动作”干净利索,很快就像大人一样“又快又好”地穿好衣服。

    另一种是“故事扮演”游戏。

    譬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扮演《拔萝卜》故事里的角色。讲完故事后,对孩子进行提问,细化孩子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认知,然后再进入到“角色游戏”环节,让孩子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强化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讲故事与玩游戏结合起来,能够相得益彰,提高孩子学习新事物的兴趣。父母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孩子扮演角色的过程不要囿于原有的故事情节,可适当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让孩子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改编故事或者续编故事。

    基本攻略

    首先,共同选择游戏主题,游戏的开端要做到“水到渠成”。父母可通过与幼儿进行启发性的聊天或者利用玩具提醒的方式来帮助幼儿选择主题,基本前提是亲子双方(尤其是孩子)对主题比较熟悉,而且幼儿本人也跃跃欲试,切忌搞成家长单方面指定的“硬性作业”。

    比如,爸爸给幼儿一根棍子问道:“你是谁?”“我是孙悟空!”“那爸爸是谁呀?”“是妖怪!”父子在受到玩具启发的前提下玩起了“孙悟空”的游戏,而且这一游戏是儿子主导的。

    其次,丰富游戏内容,让幼儿饰演多个角色,游戏过程做到立体多维。一般而言,一个游戏有多个角色,家长在游戏过程可以鼓励幼儿转变角色。比如,玩“超市购物”的角色游戏,幼儿既可以当超市的导购,也可以让幼儿试尝超市经理、收银员、顾客、售后等其他角色。这样,一个游戏能有多种演法,丰富、新颖的内容能让孩子乐此不疲,同时也能帮助幼儿提高对日常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能力。

    再其次,要见好就收,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状态下结束游戏,是为了让孩子保有“下次再玩”的兴趣愿望。成人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情绪尚未低落时以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结束游戏。比如:“超市员工要下班了,请各位顾客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场,谢谢大家的积极配合。”这时,成人借此机会引导幼儿整理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三个禁忌

    忌身份不等。在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父母与孩子都是游戏者,身份完全是平等的。成人要把幼儿看作拥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在游戏中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意识。

    忌刻意迎合。游戏过程中不要去特意迎合孩子,比如说,任由孩子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比赛环节总是让孩子拿第一。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培育。

    忌放任自流。在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行为,比如争抢玩具、使用危险道具等,这时候需要家长及时提醒和干预,否则可能会乐极生悲,酿成悲剧。譬如说,幼儿在扮演“老奶奶”拄拐时,突然“灵机一动”把拐杖当作孙悟空的金箍棒乱耍起来;在扮演餐厅“顾客”时,会把筷子插入鼻孔当作大象的鼻子,这些情况,家长都需要在游戏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提前防范、及时制止。

    三大收益

    角色游戏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逼真模拟,从某种程度上看,幼儿游戏演得越好,越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首先,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提高自己的想象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其次幼儿能够通过玩游戏提升交际能力,能够和任何类型的小朋友打成一片,遇到陌生的环境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食物和玩具;再其次,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培育良好的社会行为准则意识,并且能很好地控制自身行为。

    除上述角色游戏所具备的普遍性好处之外,家庭角色游戏还有另外三大特殊收益:

    打开一扇认知孩子的窗口。游戏是生活的再现,在游戏过程中,父母能够更真实地体察到幼儿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譬如,和孩子玩幼儿园的角色扮演游戏(一般情况下孩子扮幼儿园老师,父母扮孩子本人或者其他小朋友),就能详细了解他在园内的生活作息,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真切感受孩子在园内遇到的各种情况。

    树立一面反省自我的镜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孩子的言谈举止,映射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言行中看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从而反省和检讨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玩“过家家”游戏,孩子在扮演“家长”角色时会严厉训斥“孩子”:“不准吃糖”“不准打游戏”“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这些话恰恰正是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从孩子那里反馈回来,会让我们反思简单的禁令会有多少正负面影响。

    搭建一个亲子互动的平台。在家庭角色游戏当中,家长打破与幼儿的年龄差异,与幼儿平等地沟通、交流,从而搭建起密切亲子关系的平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成人的关爱,觉得更加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同伴中也更容易被接受。成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也能充分感受为人父母的幸福感。父母与孩子经常玩家庭角色游戏,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和谐指数都会明显提升。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