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一连七场发布会后,一份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最新或2022(历届)年)》实施5年的总体评估,成为此次“《纲要》五周年回眸”的“收官之作”。行程过半,这份勾勒中国教育十年改革路线图的纲领文件究竟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
“评估结果显示:《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12月10日,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由上海教科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和湖北教科院组成的联合评估组表示。
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历时大半年评估,上海教科院副院长张珏给出这样一组数字:最新或2022(历届)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0.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为99.8%、初中毛入学率为103.5%,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5.83%。“这充分表明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张珏说。
更多改变,闪现在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里。
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针对校际差距,国家五年来以县域均衡为重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全国已有超过1/2的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19个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5.4%,“择校热”正逐步降温。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截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7月,全国学生创业及参与创业42.3万人,同比增加6.8%。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民间资金进入教育渠道也进一步得到拓展。
从“人口红利期”到“教育红利期”
改变,意味着什么?
“评价教育事业发展的效果,需要跳出教育本身,多视角观测。”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从学生、教师、社会和国际四个维度剖析以往成绩:“学生选择机会不断增加、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双向留学发展迅速等虽不能囊括5年教育事业发展全貌,但能反映出教育改革在理念、目标、重点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现代化。”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看来,这正是中国进入“教育红利期”的重要关口:“从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的73.4%,下降了1.1个百分点。同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提高了2.26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2%提高至16.35%,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已经明显超过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幅度,显示了教育红利、人力资源红利大大抵消了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也标志着进入了‘教育红利期’‘人力资源红利期’及‘人才红利期’。”
把教育改革嵌入国家整体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纲要》今后5年的实施与“十三五”时期重叠,这也是夺取全面小康胜利的关键阶段。未来,还有哪些难啃的“硬骨头”?
“科学教育理念还未牢固确立,社会上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技术技能人才得不到应有重视。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张珏坦言,评估中也发现不少问题:“我国必须着力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在稳步提高教育普及水平、扩大人力资源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和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钟秉林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在继续强化政府教育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在优化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增强教育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三是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尽快在构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网络、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改革从来没有完成时,原来啃掉的‘硬骨头’有可能重新出现。未来教育改革还是要在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上下大力气。”张力强调,必须把教育改革嵌入国家整体改革议程,“既要体现与前5年改革的递进衔接,又要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改革新部署新要求。”(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