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时间:01-12编辑:佚名 教学设计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教学方法
  l、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
  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人手,探讨作品主题。
  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
  投影: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投影:
  拮据(jie2 ju1):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chuo4):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a4):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cha4):觉得十分奇怪。
  褴褛(1an2 lu3):(衣服)破烂。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栈桥(zhan4)                  牡蛎(1i4)
  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教师明确: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