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看到书,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去年逝世的季羡林和任继愈,心里自然免不了一份感慨,却又无从说起,只是一种飘飘悠悠的怅惋。
说无从说起是因为连我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惋惜、悲痛还是为他们的人生而骄傲、自豪——或者两者兼有吧。
“大师”称号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与文字打交道——这项在外人眼中无比枯燥却可以激起他们斗志的工作。我无法想象他们心中有多少对文字的热诚,是如海般广阔还是如天般无垠,抑或是无穷无尽,源源不断?
书,一个人类文明的载体,或许就是有了这些文明的光辉,才使得它被世人传诵,被世人仰望和称赞。
高尔基说“书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我觉得并不完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籍的启迪和教化,难道只有青年人吗?像季羡林和任继愈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读书人。
可是纵观现代的教育,我不免悲从中来。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对于读书的概念似乎只停留在考试、找工作上。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古人提出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在口头,一个在心中罢了。
我愈发感到两位大师的离去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我无法可想,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中国还有几个真正的大师?
臧克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只希望大师们在天堂好好地安息,大师们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由我们弘扬传承,由我们的手推广普及。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