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在社会上生存,每个人每个人不同的地位,随着我们的生活有了差别,社会上的人物也不再执行人人平等的原理,开始了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差别了。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有年秋天,北大依然准时地接收新生了,来报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一位外来的年轻学生拿着从家乡拿来的各种必备品,大包小包好几袋,如果这样背着走进校园,还要去排队报名,等做完事,不累死了吗?说时迟,那时快,有一位老人走了过来,年轻学生喜出望外地走上去,礼貌地请这位老人帮忙看管行李,老人不思而应。那位 - 学生自然轻装就去办理了入学手续。约一时辰后,学子走在回去的路上,因为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了,他担心老人会等得不耐烦而丢下自己的行李走,当他走到时,他发现担心是多余的,老人依然在那里看着。学子谢过了老人,两人各自离开了。
当我只看了前面的一段文字时,我想会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感,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写的,不就是个老人帮个学子看管行李吗?大马路上也可以看见,这在感觉上就显得很平常。的确,人们的思想中更多的是一种“大与小”之分,如果我告诉你这位老人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许多人都会感叹这位老人的好。如果我又告诉你,这位老人是个看门的,我们肯定会觉得很坦然,甚至理所当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
这最终还是取决于当今的社会。看门老人,在我们的头脑中自古以来就是“小”,本来就应该为我们做这做那,别说是站一个小时,就是站一天也不会让人感到他身上的“大”而忘记他的“小”。北大的副校长也正是一个“大”的身份无法与帮学子看一个小时的行李的“小”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而学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让看门老人来看管行李,或许会有一点感激,但更多的是认为这是他的本分,如果是一个名校之长,让他更多的一份惊讶与荣幸,不要说是这位出来的年轻学子,换成大部分人也会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