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大家也许记得前些年有一个高考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十几年来,这是第一个以科幻为题材的题目,在当时获得了不少好评。可看看今年的题目:“心灵的选择”。若是凭空来写,也算说得过去,可给出了一个毫无道理的例子来作为引导,那就只能称为“荒诞”了。
首先:例子本身是荒诞的,已经有那么多的评论,结论就是:在那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去救人。换句话说,登山者自身难保又如何救人?即使去救,也是共赴黄泉,又怎么能“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其次,明知道是一个虚假的例子,为什么还要作为导向性的文章出现在题目的前面?那些所谓的“教授”们该去补补自然科学课了!也许他们会说:文章就是“编”出来的,可“编”总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吧?胡编?那和过去的“八股文”有什么区别?
对于胡编乱造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9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战胜脆弱”,当时《北京晚报》报道:有20%的考生把自己的父母强行送进坟墓,大体都是:父母在考前意外双亡,自己战胜脆弱走进考场。当阅卷老师看到第一篇时还被感动,可越来越多的文章使他发现自己上当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父母都在高考前撇下了苦读十年的孩子独自升天?更有甚者居然写自己在意外事故中失去双手,战胜脆弱学会用脚自理、写字,以至今天用脚来参加考试。事实是考前的体检中明确指出,双臂残疾根本就没有考试的资格。真想象不出今年的才子们会不会写道:在高考的路上遇到一位受伤的老婆婆,是送她去医院,还是去考试?结果是先把她送去医院,然后用飞的速度赶到考场,正赶上开考后29分钟,正好来得及考试(上小学的时候好像就听说过这个故事了)。或许那时候老师就发现,今年的学生怎么都迟到了……
与这个例子相似的是一则事实:前几天,青岛市民葛路为救落水女青年英勇献身,同时下水救人的美国留学生被救上岸。从精神上,我们要向他学习,但客观事实是:他既没有把人救上岸,又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还不同于“大学生张华为救掏粪老人而牺牲”,至少那个老人活了下来),这样的“救人”有意义吗?今年一些省份表示:见义勇为者可加20分。但一些省份认为:学生手无寸铁,不应该参加自己力所不及的活动,遇到危险情况应立即报警。上面的指示都不一样,让这些学生们何去何从?只有揣度老师的心思,凭空编造,凑够800字交差。
作文应来源于生活,反映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为什么要让学生们闭门造车,胡说八道?而且,这种具有导向性的例子说白了就是把学生往一条路上引。下面这个心情或许才真是今年大部分考生“心灵的选择”:我明知题目是虚假的,导向是什么。我是迎合老师,描写我的高尚情操,写一篇颂扬舍身救人的文章?还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批判胡编滥造的不正之风?最大的可能是是:如果我写这是不可能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护好自己,也许就是低分作文;反之,我写我想起了革命英雄,应该去救人,我可能得到高分作文……我选什么?自然是分数重要,什么事实,靠边站吧。但当真正碰到“生死抉择”的时候,写的什么无所谓,保命要紧。这前后的心灵该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