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之行_2000字

时间:11-25编辑:佚名 高三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乌镇。

乌镇,像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狭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乌蓬船悠悠地在小河上荡过,有巷子深处升起的袅袅炊烟,有农妇在通向河道的石阶上浣洗……而不同于其他的江南小镇,乌镇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气息,这源于那里的景,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

小桥。乌镇的桥不算多,但已足够独特。走过蜿蜒的石子路,绕过许多弯道,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虽然有些大,却也是一块一块用石头砌起来的,一样结实,一样美观,一样真实。再看看桥头的石刻字,得知它叫“逢源双桥”。这是河道的第一座桥,所以叫逢源。穿过弄堂,走过一户户人家,便看见了一座小桥,这座桥就是江南古镇所特有的石拱桥,精心雕琢,显得立体的花纹使人心怡,站在石拱桥上,可以看到船夫摇着桨徜徉于碧水中,一脸泰然。这就是乌镇的桥,大的给人豁然,小的则给人舒心。乌镇如果没有这些桥,肯定没有这般精致,没有这般古朴,没有这番意境,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少了修饰。乌镇的桥不多,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妙趣横生。

流水。水,永远是江南古镇的主题。悠悠流淌着的是傍河居民的生活主线,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淳朴流向更远的地方。这里的水,碧绿碧绿,这里的人,清清澈澈。我们坐上了乌蓬船,船慢慢地游荡开来,船夫站在船尾,熟练地摆动着桨,荡开一阵阵涟漪,船左右摇摆着向前荡着,左右房舍似乎也在摇摆着,倚在扶手上,随着船摇摆着,突然感觉,好像一下子摆脱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融入了一片安宁祥和的小镇生活中了,这里的一切,随着水流慢慢飘荡着,远方,成片的杨柳随风摇摆,是惬意,是安逸。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威尼斯,因为那里是水城,因为水给人以安逸,当水成为城市的主命脉的时候,人们就真的慢下步子来了,也许这是一种回归,生活方式的回归。乌镇的水,就是这样,这样的水,孕育出了水一样的人。

人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镇,养出了一方淳朴善良之人。穿过深深的弄堂,路过许多人家,他们似乎从不被游客们打扰,依然各自生活着,悠闲地生活着。有人敲着木鱼,说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也许是在祷告吧,有人则在自家园子里种菜,不时地,有小狗会跑到路当中,抓抓痒,作揖,或是,就呆在路当中,不走了。还有八哥见人就说“你好”,逗得游客不时称赞。这番生活情趣,不得不令人向往。我甚至想,这里,是不是许多中国文人被贬官之后的世外桃源呢。

文化。乌镇除了有秀美的风景,和蔼可亲的人,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文化始终是使一个古镇永远吸引人的力量,有了文化,古镇彩绘分外夺目,才会将其深邃展现在人们面前,才会让人们来读懂它。走进一个个小小的门洞,里面无不是一种精髓的文化。我走进江南百床馆,里面陈列着从明代到近代的床,上至皇帝御用之床,下至普通百姓之床,这是床的发展,也是历史,这些床的雕刻都十分讲究,一看便知是能工巧匠一刀一刀精心雕琢而成,想来现在的床虽然大而舒适,缺少了一番心血,少了一种工艺,也少了一种文化,一种木雕文化。这种床,保留在乌镇,也成为乌镇的文化瑰宝。再走过一段高高低低的石板路,穿过狭小的巷子,就是蓝印花布的作坊,大大的园子里挂着长长的布条,等着晒干。蓝印花布是江南的特色,也几乎成了它的象征,小而精细的花纹透出的是一种细致,蓝色衬出的是一种古朴。看雪白的布经过能工巧匠地改变成了美丽的蓝印花布,不得不感叹乌镇人的手巧,也许这种手艺只有在乌镇才看得到,因为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这种文化的传承,这种风格,是属于乌镇的,是属于江南古镇的,因为只有在这里,穿着蓝印花布的衣裳,坐在河边看过往的乌蓬船,才是和谐。乌镇除了有这些工艺外,还出了一位文人——茅盾。他的《子夜》、《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都是闻名遐迩的作品,他的故居依然透着一股文化的气息,墙上挂着“有志竟成”的字样,那应该他的座右铭吧,书桌上,简洁地放着几本书,书页早已泛黄,他的学识,见解却不会发黄,而是愈陈愈精。茅盾故居的布置非常简单,会客室里只有两把椅子,一张桌子,也许,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也许中国许多文人都是这样,过着清贫简单的生活,正是这种清贫,正是这种生活,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君子”,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看过他的三味书屋,一样俭朴,一样充满文化气息,只是鲁迅还有一个百草园,可供闲暇用。而茅盾,所有的时间都在书里了。走出茅盾故居,再往前,便看到了保存尚好的当铺,推开有石狮子的大门,转过几个弯,就到了当铺,一个大大的“当”字写在墙上。跨过高高的门槛,站在水泥地上,交换物品的窗口很高很高,窗口也很小,别的地方都用木条弄成小孔状,这样奇奇怪怪地结构听说是为了防止斗殴,以便公平交易。看来古时候人也懂得经济理财。从旁边的小门可以绕到当铺里的工作人员坐的地方,踩在石库门般的地板上,可以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还有回音,登上三节楼梯,坐在木凳子上,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视角转到旁边的墙上,那里是一块板,上面是一些可以活动的字块,就像拼图一样。古人就通过他们来记住人们当物品的时间与期限,古人就用这样的方法代替了现在的电脑,也够聪明的。这就是古时候最常见的交易方式,现在像这样保留下来的当铺也不多了。乌镇就有幸将其保留了下来,也不失为一种经济文化。

于是,多元的文化,乌镇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多年来,人们已经把这些文化与乌镇,这个江南古镇联系起来了。乌镇的文化是值得人们去寻觅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走出乌镇,已经很晚了,让我不能忘却的,是这里的古色古香,是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更重要的,是这里不可替代的文化。

再见,乌镇。我还会来的。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