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辅导: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稳中求胜_5450字

时间:03-10编辑:佚名 高三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作文是决胜高考语文的关键所在,高考在即,把握作文拿分的技巧,是近几天考生关心的问题。韩老师将考场作文经验归纳为:“心中有自信,笔下出好字;手头有材料,胸中有成式;不变应万变,妙手著文章”,同学们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这几步来做,作文得高分并不是一件难事。 自信上考场 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就不会怯场,不怯场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地调动。 按时写作文 15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应该留出60-70分钟的时间作文。

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文思才会泉涌;否则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 细心审题目 命题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实质。材料和话题作文,要弄清楚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中,命题者所提供材料的不同作用。

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考生一定要读懂题干,做点分析,明确主旨,再去下笔,确保万无一失。 精心选文体 高考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这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应该掌握文体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采用该话题更适宜的文体写作;二是采用考生本人更擅长的文体作文。自己擅长,行文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心中有模式 考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式:议论文,破题开篇 分析论证 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 析材明理 联材写事 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 事件发展 事件结局;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 铺垫 高潮 点化等等,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

巧思出新意 为体现可写性的命题原则,高考的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多都是宽泛的。例如《责任》这样的题目,范围太宽,无从下笔,这样的题目就要去窄作。所谓窄作,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修饰、限制,然后再针对被限制后的某个侧面扩大其内涵。若从“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这个角度去写,可能就容易多了。 素材书中找 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当你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

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主旨要明确 高考作文主旨不要过于含蓄。由于时间的限制,阅卷老师不会慢慢地斟字酌句,所以如果写记叙文,不管叙事多么生动,也要在行文中适当地用一两句抒情或议论语句点明文章主旨,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议论文力求事例简洁新鲜,说理充分,紧扣主旨。文章要实实在在,不要过于另类,在明示主旨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首尾亮起来 开篇立论的好彩头,在第一时间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是高考作文赢得高分的关键。而结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样是拿分的一大重点。 行文如流水 在语言运用上,除平时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形象、对偶华美、排比蓄势、对照鲜明、反复强调、设问抑扬、反语讽刺、暗示等等。

此外,长句短句错综搭配,雅句俗语相得益彰,也可使文章生色。 字迹要清楚 高考语文试卷是网上阅卷,潦草的字迹、不洁的卷面有可能给阅卷人带来的不愉悦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字迹不清,丢失的可就不只是几分了。 开头结尾都要精彩 高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大有讲究。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那么,必会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果都做到了,那效果肯定错不了。

高考作文由于受时间和字数的限制,开头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快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也可以采用“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

近三年高考作文题总析 一高考题中的辩证思想 回顾近三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不禁发现这几道作文题都体现着辩证的思想。 1999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是以“假如记忆能够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虽然题目对文体不作限制(除诗歌体外),但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或者说虚构一个故事,描绘一幅前景,都要扣住这个“假如记忆能够移植”这个话题,文章无不体现作者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也就是说无论作者怎么想象、抒情、发感或议论,都要表达作者对这个“假如”的观点,如果考生仅仅看到这个“假如”有利的一面,大唱赞歌,大绘美好蓝图,那么文章的立意未免不够深刻或有失偏颇。事实上,在不少的里无不体现考生对这个“假如”的辩证分析,他们把这个“假如”看作是把双刃剑,利弊同在,美丑共存。记忆能够移植,固然可以解决人类的许多难题,但如果不希特勒的记忆移植到某位国家领导人的大脑之中,那么可能是人类的灾难了。

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全国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本身不就是提醒考生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吗?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全国卷)谈“诚信”,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也应用辩证思想。“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中应大力提倡弘扬,但不看对象,盲目的诚信,如卧底警察对匪徒的诚信,封建臣民对君王的愚忠,显然是无益而有害,我们要坚决鄙弃。 由此可见,辩证的观点对写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提醒学生高度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十分丰富,有三大块:1、矛盾的观点;2、联系的观点;3、发展的观点。每大块又有许多内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主要要善于运用矛盾观点中的全面观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发展观点中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全面观点就是全面的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其反面,同时还要看到事物的主要方面,如上文把“假如记忆能够移植”看作双刃剑,利弊同在,美丑共存。

一分为二反过来就是片面、武断。片面、武断的根源在于“过”和“偏”,失却分寸,从而经不起推敲和站不住脚。真理往前走一步便是谬误。变成谬误,何以服人。因此在写作时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克服片面化。 三、辩证思想的运用 下面就以高二教材的两个老题目为例,谈谈辨正思想的运用。 题一:《也谈“多多益善”》 全面分析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即“多多益善”与“多多不益善”,确立论点“多多未必益善”(因为这个论点相比而言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新意),显然只是罗列“多多不益善”的现象是未深入本质的,要剖析“多多”与“益善”的本质联系,拟写作提纲如下: 也谈“多多益善” 引论:提出“多多未必益善”(全面观点) 本论:1,“多多”是否“益善”要看“度”(发展观点) 2,“多多”是否“益善”要看“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3,“多多”是否“益善”要看“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4,客观事物的“多”是否“益善”要看主观的人如何对待(同上) 结论:略 题二:《也谈“知足常乐”》 古语有云:“知足常乐”,它来源于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永远快乐,它是用来教育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人的。但如果用这句话来作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指南,那就值得商量一下。坦率地说,就是鄙弃,我主张永远进取,即“永不知足”! 首先,我们应该在学习上永不知足。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多学些知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有用的人才。如果满足于所学的东西,满足于一知半解,将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在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这就是说人们应该在工作上永不知足。将来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更不应该知足。众所周知,英国大科学家牛顿青年时代可谓才华横溢,前半生发现了牛顿力学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到了晚年,他自我满足,不再深入研究,信了神学,徘徊不前。因此,他的后不生,显得黯然失色。

与他相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为了测定热量和功的数量的关系,精心设计量热器。经过多次实验,他的实验结果本来已经相当精确了,但他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就,在四十年里,一共进行了四百多次实验。他得到的数值,保持了三十年没有较大的变化。这在物理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气可夫曾有句名言: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天才的根本特征由此看来,科学事业中“知足者”是不会常乐的。 那么生活上是不是就可以“知足常乐呢?”我认为可以也不可以,就个人来说,不应该贪得无厌、损人利己,一味去追求金钱和物质财富,这就是雷锋同志所说的“在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的意思吧!但如果是对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则应该“不知足”。建国五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有些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或刚刚解决,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如果我们“知足”了,那么我们就再也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这样不但赶不上发达国家,而且还会更加落后。那时,人民不仅不会“常乐”,而会“常愁”了。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不是强者,就不属于这个时代”,就不能“知足”,而要不断进取。

知足,会目光短浅;知足,会固步自封;知足,会见识浅薄。知足,使人愚昧,斗志消磨,给人带来“常忧”而不是“常乐”。只有不知足,才能使人具有追求、探索、开拓的当代精神;给人以坚强的意志,奋斗的激情;使人不屈不挠,勤学好问,只有奋勇登攀,勇往直前,才能“其乐无穷”! 简评:这是篇学生习作,小作者对“知足常乐”这个问题,一分为二地看,既看到“知足常乐”的一面,又看到“常乐者不知足”的一面,并且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针对不同对象“学习”“工作”“生活”辩证地看待“知足常乐”,就是在“生活”这一方面,作者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发展地看问题,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说理清楚较透彻,令人信服。 用十五分钟进行审题构思 一篇好作文应该有观点、有亮点、有力度、有深度,有吸引力,有影响力,有震撼力。

应试作文的本质是炫示,是放大、强化自己的优点,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应尽量在表达的角度上、在材料的选择上、在思考的内容上有一定的新颖性。在文章的结构上应匀称而严谨,在语言表达上应华丽而流畅。 作为考生,应讲究写作的程序。花6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其中应该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构思。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文章应有联想拓展的部分,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从整体上说,我觉得有六个问题须引起考生在学习或应试中特别注意。 1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老师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

一篇文章800字,其中照抄材料200多字,评卷老师对这样的文章第一感觉是这个同学在凑字数。引材料时也不要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材料,听到一个故事等等,因为明明是给你的材料,还要说自己看到、听到,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3要注意文章的模仿。应该说文章可以模仿,但如果全文照抄就不行了。有的同学的文句表达很有特色,但整篇文章的框架内容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得分就不高。如果材料内容都是从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考前辅导材料和一些发行量很大的杂志上“借”来的,得分起码要降一个档次。 4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现在强调学生的高考作文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样的观点都可以,但这里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2002年的高考作文“诚信”,这个话题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应该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都需要诚信,这就是“度”。

在这个“度”中,你可以说国家、民族、社会、个人需要诚信,也可以讲诚信的作用、意义等,如果超出这个“度”,当然不对了。还有相当部分的同学讲在高中生活中如何谈恋爱,有的讲在恋爱中要讲诚信,也有的讲在恋爱中不讲诚信,《中学生行为规范》不是明明规定中学生不准谈恋爱吗? 5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阅卷中发现几乎90%的作文,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不同步。学生在发展等级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缺乏文采。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两方面的内容。 6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从具体方面说,也有七个问题值得高度的重视。 首先要重视审题。虽然现在的高考作文在审题上基本不设障碍,但从阅卷情况看至少还有30%左右的同学不理解题意,如把“一枝一叶一世界”理解为“一枝一叶构成一世界”,审题一错,后边也就全错。 其次,要注意文章的题目。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我说一枝一叶一世界”等,题目宜直截了当、或含蓄有意蕴、或生动形象、或以小见大,如“一部红楼万声叹息”等等。 第三,要重视开头。有25%左右的考生在开头这个小节中就出现了病句或错别字,还有的考生,开头不入正题而绕一个大圈子,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等级的评定。 第四,议论文必须有分析。70%左右的考生是用议论文体写的,这其中30%的文章几乎没有分析,只是材料的堆砌。作文其实就是检测考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没有一定的分析,就无法表现自己的思考力。

第五,在文章中不要插上几句英语。 第六,要注意答卷中的时间分配。有10%左右的同学,作文没有写完整,这是很可惜的。从分值看,写作文比答现代文阅读题划算。一篇只有400字左右的文章得15分左右,但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举几个关于诚信的例子,写足800字,大概能得40分左右了。但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花20分钟全部做对也只有18分。其他如卷面的整洁,结尾的简练都要注意。 第七,有重点地准备一些材料。高考作文是难以猜到的,但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准备一些材料、话题是可以的。如源、成长中的反省、知与行这些话题可以练一练。可以根据最近几次考试,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然后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