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海里的味道润在风中,心里的味道碰触在笔端,我在慨叹:大连,曾经充满乡土气的小渔村,竟转身成了繁华,热闹的时尚之都!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我翻着大连的旧照片,内心不知道是喜悦一种现代化变迁,还是悲哀一种朴素气质的流逝?
望着霓虹灯飘渺了月色,“青泥洼”上拥挤的购物中心星罗棋布,“七七街”上曾狰狞着的日本阁楼也被装上和蔼的春联欢喜着准备过中国的年,我苛求一颗大连人独有的气质寻觅这座生我养我的地方。
穿过港湾广场环形的转盘,掠过那魁梧的船型模型,便真的到了大连港头。站在海风湿润了的空气中,望着眼前翻滚的海花绽放在冰冷的礁石上。
我的心不禁开始澎湃起来。大连人的祖籍多半来自山东,当年那来大连做苦工的山东纤夫,多半是拖着被布缠好的行李,顶着烈焰般的太阳,一下拉运的货船,便在这里上岸的吧。于是大连港的建设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力量,但是,他们却再也回不了家乡,留在了这里,在这里生了根,用大连的泥土芬芳了后代。
海风吹咪了眼,下意识的侧头,忽然发现空地上的一个破旧老房,尘土被风卷起,沾了泥巴的墙壁,半开着的门窗,挂在门上的破渔网,海风一吹显的房子更加格格不入。它没精打采的,看滥了城市不见阳光的黑森林,这个老房子很能勾起我的兴趣。
此时了解大连的的老人一定会拍拍年轻人的肩膀,然后满带回忆的诉说起那段沧桑的岁月。原来山东人为了生计闯关东来到大连,身上也未带多少盘缠,应该说并没有多少,于是亲切的大连老乡便在他们工作的周围垒砌瓦房,筑起土楼,每日,他们辛苦的工作,晚上只要花很少的钱便可以住一宿,还有零头,第二天又充满干劲的做工,于是日子一长,手里头宽裕了,买了房子便住在这一带。于是这些人托起了现在的西岗,西岗孕育了最初的大连人,街头巷尾充斥着质朴的人情味道。
翻着老旧膜片,泛黄的底片间清晰地影印着这一带曾经一个热闹的集市。因为日本侵略者的铁骑来了,中国人全被赶到了西岗一带,人口密集了,于是大连人,山东人,不分你我的住在一个街区,一个楼屋早晨起来,相约一个早市买点早点,然后继续在街区转悠着,寻觅工作,你帮我家挑梁送米,我给你家拉驴磨墨,西街新开了的糖饼店,街坊邻居一定是一齐知道;东家山东来的老王生了疟疾,别的拿不来,咱送碗面条图个吉利。你来我往,这里充满着人性的关怀,禁锢的环境下却孕育着质朴的关爱。
老一辈的人坐车时指着四角的小屋还会告诉我这是“日本房”,然后在激动地诉说着过往的岁月。其实,“日本房”“中国房”本身就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是人们最无奈的抵触,是原初的抵抗。是对沧桑岁月的体察,从这些中国的土房子中,我深深切切的体会到了人情的味道,这才是大连最初的气质。
除了海港,走过“鸿济街”“福顺街”“友谊街”“大同街”绕过“青泥洼”“寺儿沟”“新起屯”走过这些曾经被赋予了浓重的人情气息的街道,忽地感觉,城市的前身是乡村,不论涂上多重的胭脂让她转身,透过来永远是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