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朔州市人口发展继续呈现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出生、死亡、自增率平稳波动、老龄化程度加深、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等特点。
一、人口发展主要特征
(一)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最新或2022(历届)年末,朔州市常住人口总量达到175.39万人,比最新或2022(历届)年174.41万人增加0.98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171.48万人相比,增加3.91万人,2010-最新或2022(历届)年四年间人口总量年均增长0.98万人,人口总量的增长总体上呈现平稳趋势。
(二)人口出生、死亡、自增率平稳波动。最新或2022(历届)年,全年出生人口19676人,出生率11.25‰,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03个千分点;死亡率5.66‰,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14个千分点;自增率5.59‰,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17个千分点,我市出生、死亡、自增率呈现两降一升的特点。2010—最新或2022(历届)年连续几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0‰—11‰之间,死亡率在5‰—6‰之间,自然增长率仍保持在4‰-5‰之间,保持平稳。
(三)人口男女性别比略有下降。最新或2022(历届)年朔州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92.17万人,女性为83.2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75,其中:男性人口比最新或2022(历届)年增加3381人,女性人口比最新或2022(历届)年增加6393人,男女性别比与最新或2022(历届)年相比,下降了0.45个百分点。男女性别比略有下降。
(四)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控制政策实施以来,朔州市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2002年开始略有回升,从2004年至今均保持稳定状态,使得朔州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由于出生人口增速的减缓,使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升高。最新或2022(历届)年全市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9%,比2010年增长0.3个百分点,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快,老年人口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五)城镇人口聚集逐年增加。随着全市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经济稳定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逐年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城镇化进程。最新或2022(历届)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91.46万人,比最新或2022(历届)年城镇人口增加2.36万人,城镇化率为52.15%,与最新或2022(历届)年城镇化率51.09相比上升1.06个百分点。
二、人口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一)人口增长压力逐步得到缓解。近十年我市人口发展处于平稳有序状态,虽然我市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仍趋于下降态势,人口总量规模长期平稳发展。由于人口结构性矛盾的进一步突显,因而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影响程度也日益显现,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压力加大。
(二)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市人口出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然会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导致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更加速了它的到来,且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最高,根据国际标准,朔州市2000-201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中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最高,中龄老年人口增长幅度次之,低龄老年人口增长幅度居最后。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由于受传统的“养子防老”观念所引发的重男轻女思想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使一些家庭在孩子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医学手段降低女性婴儿出生率,但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一现象正在发生变化。
三、稳定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继续坚定不移的实行计划生育,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控制计划外生育。进一步增强人口与生育的计划性,稳定生育水平。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尤其在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群体,要加强人口政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国策意识、法律意识、人均意识、科教意识,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人口增速快、文化素质不高、人均经济水平低、人口过度膨胀给家庭、社会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人民群众自觉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二)积极应对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加强对老龄事业的综合规划,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提倡发展社会养老,积累养老等社会保障基金,进一步完善养老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倡导全社会都来关爱老人。
(三)着力加强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供养能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百个劳动适龄人口抚养的人数为126人,其中应抚养的老年人数在增加。在目前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健全的情况下,由家庭成员供养仍占重要位置。所以,加强劳动适龄人口劳动技能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十分重要。
(四)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稳步发展城乡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城乡就业渠道。促进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把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公共设施服务力度,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积极稳妥地发展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