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关于好人主义对照表现材料

时间:01-16编辑:佚名 材料素材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好人主义对照表现材料一:

  近日,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条例》第六条规定了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六条要被问责的情形,其中第三条情形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这里就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好人主义”,“好人主义”会造成组织里存在的问题迟迟不被发现、不被解决,会极大地败坏一个组织的肌体,一点一点地蚕食组织的先进性,“好人主义”要不得。

  “好人主义”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没有问题,就继续在问题丛生的漩涡中沉沦。就算有人考虑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说出了问题所在,但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换来的可能是“出力不讨好”的下场。所以,即便问题已经摆在桌面上了,那还是拖着吧。谁也不容易,谁也不得罪,问题不解决,自己也没啥损失。“好人主义”盛行的原因是组织中存在“老好人”,“老好人”就是好好先生,什么样的人都说他好,他跟谁都合得来,并且这种“老好人”有时候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领导。

  要解决“好人主义”的问题,首先需要认清“老好人”的嘴脸。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喜欢当“老好人”,博得大家对他的一致赞扬。有人把“老好人”归咎于孔子身上,他们认为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就让人做“老好人”。这是对孔子思想的一种误解,其实孔子批判过“老好人”,我们来看看《论语·子路》里孔子的弟子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我们可以从这段对话中体会到孔子对于“老好人”的鲜明态度:“老好人”不咋地!如果一个人混得大家都讨厌他,这个人无疑有问题;但一个人混得大家都喜欢他,这个人也是有问题的。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善良的人喜欢他,邪恶的人讨厌他。一个人如果善良的人喜欢他,说明他跟善良的人走得比较近,有善良人的特质。如果邪恶的人也喜欢他,说明他跟坏人也走得比较近,又有坏人的特征。那么,这个人既是好人,又是坏人。换句话说,这个人不是什么坏人,可更不是什么好人。那么,他是一个伪善的人,也就是伪君子。孔子还对这种人有一句经典的臭骂:“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乡愿就是全村人都说他好的人,孔子把这种人叫做“道德上的贼人”。这种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是在利用道德伪装偷偷得好处的人,像小偷一样。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对待身边的“老好人”呢?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孔子说,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必须认真考察;所有人都讨厌的人,必须认真考察。所以,我们要认清“老好人”的真面目,要敢于当面提出“老好人”的问题,让这种“老好人”没有市场。

  要消除“好人主义”,就要大力发扬我们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有效地解决党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也使得党员能快速成长起来。但这种优良作风在个别地方被异化成“表扬与自我表扬”,或者谈一些表面的、无伤大雅的问题,不去讨论真正的问题。如此,党员个人不能真正认识到错误,积极改正、获得成长,所在的党组织也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所以,要消除“好人主义”,关键还在于落实《条例》的规定,问责“老好人”不负责、不担当的责任,让“好人主义”没有生存的土壤。

  最新或2022(历届)年好人主义对照表现材料二: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防止和克服“好人主义”,是衡量一个单位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好不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实不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强不强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我军面临更加繁重的新任务和更加复杂的新情况,需要更好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武器,使我党、我军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巩固和行动上的一致,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自我揭短,是对党员干部党性觉悟的基本要求。一些同志揭露工作中的矛盾怕影响团结,指出同志的缺点怕影响感情,自我揭短亮丑怕影响威信。于是,就来个“好人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上级“溜着”,对同级“捧着”,对下级“哄着”。“好人主义”实质是“利己主义”,就是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怕断后路。

  “好人主义”也是“害人主义”。有些同志,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留得人情好办事”,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发现同志有是非过错,宁愿说些奉承话,也不肯“拉拉袖子提个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劝阻的不劝阻,该制止的不制止,最后使得有错误的同志执迷不悟,错失改正错误的良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奉行“好人主义”,势必会对不良现象视而不见或装聋作哑,处处明哲保身,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奉行“好人主义”,必然会缺乏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处处患得患失,见利忘义。奉行“好人主义”,必然会造成党的纪律松懈,规章制度废弛,法律权威丧失。

  防止和克服了“好人主义”,就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共产党人应有的正气、锐气和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防止和克服“好人主义”,对于一个单位同样重要,没有了“好人主义”,这个单位才能有活力、有朝气,才能科学发展。

  最新或2022(历届)年好人主义对照表现材料三:

  “好人”本来众心向往之,但“好人主义”却不是个好东西。这既是某些地方流行“为官不为”的重要风气来源,更是某些官场风行明潜规则的“哲学基础”。习近平同志把“治理好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作为“整治党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警醒全党“十分注意”。就在近日网上热传的总书记“十句硬话”中,就有着他对“好人主义”的一语中的——“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党内生活中的好人主义”,首先突出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风格”上。一是不讲原则、不敢批评。有的地方、有些单位,不正之风“风起云涌”,但是那里的“一把手”,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听凭风气越刮越烈。二是不敢担当、不负责任。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然而有些领导同志,却奉行改革面前的“好人主义”。总之,他们决不冒“得罪人”的风险,决不愿背任何“骂名”,就要做一个维持现状的“太平官”,尤其当一个维护既得利益的“好官”。

  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不但使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批评与自我批评”荡然无存,而且上行下效,形成了庸俗的官风和林林总总的潜规则。比如说,班子内“一团和气”,出了事儿回避掩盖,宁可得罪事业,也不得罪同僚,宁可丧失原则,也不伤害感情;又比如说,同志间“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至上、友情第一,明知不对也少说为佳;再比如说,上下级讲究“和谐”,下级有问题,“上面”包着、护着,下级则对“老板”随声附和、奉承捧场。

  “好人主义”并不是什么真“好人”。八面玲珑、当面讨好的“好人”,往往心中有着一把算盘。比如说追求“群众关系好”的“美誉”,“好人”往往得票多、争议少、“大家没什么意见”,又比如说某些上级考“官”,讲的是“稳重、稳健、稳妥”,而“好人”们治下,往往班子“没矛盾”,下属“没意见”,群众也摆得平。纵然“无为”,但也没有“麻烦”,不出“乱子”不捅“娄子”,他们常常成为干部队伍中的普遍“示范”,“教育”了更多的官员,使其顿悟“上”与“下”的“秘诀”。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