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地方。在学校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又主要在教室里进行。现代教育表明,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等等,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变成学习的主体,变成知识的探索者等等。
这些“身份”的变化和转变,代表着现代教育要越来越贴近社会的发展,要符合人的个性发展,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等等。过去我们评价人才的标准比较单一,如知识渊博、高分等等,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更“多样化”的要求,是否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等等。
因此,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聊聊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等。
一、转变方式,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
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小孩,你为什么要学习?不出意外,很多小孩都会回答,为了父母、为了老师等等,很少有回答是为了。如果我们小孩的学习,都是“被迫”去学,不要说去培养什么创新意识了,有时候连完成基本学习任务都是问题。
“要我学”,突显出来的是让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累积知识,逐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要学、我会学”是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发现新知识,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会自己主动去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
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把传统的“教”变成“引”,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和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因此,我们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思维容易受到启发等学习氛围。
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成长
有句合作交流经典话语是这么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之后,我们各自都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我们各自都有两种思想
学生通过教学问题情境,探索新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此时,我们若能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和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等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固步自封,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同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若不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参与了解决问题过程,没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那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面对问题,大家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中等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群体之间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三、有交流就会有“争论”,学会倾听和接受
当一个班级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可能每个人的见解和想法都是一样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差别,因此,我们创设教学问题情境给学生去求知,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求异”,在合作交流中,除了表达自己的看法,更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在相互交流中求同存异,共同成长,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都有一定程度“好面子”行为,我们一定要正确引导他们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争辩,同时不是信口雌黄,无理诡辩。既不去附和现成的结论,又不是钻牛角尖,而且信守真理。
要想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培养他们的思想、方法,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把抽象和枯燥的知识,变成他们学习的兴趣,变成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