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命题——指导——批改——评讲。作文“评语”作为批改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反馈、施以调控的有效手段。有人说,评语,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也有人说,评语,师生思想交流的窗口。我说,写好评语,你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然而,作文批改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些教师理念落后,做法僵硬,要么评语成了标签,要么评语用分数代替。有些教师一味模仿,追求“热效应”,不顾及实际,操之过急地放羊,热闹闹地完全让学生写评语,不加以指导。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教师实事求是,探索创造,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几年来,我在中学作文教学领域,虚心学习,认真钻研,有了一些体会。下面就作文“评语”方面谈谈我的看法,跟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讨。
作文“评语”应是一项艺术。它是绘画大师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贝多芬的交响乐,讲究掌握分寸,精雕细琢,注重物我合一,美轮美奂。那么,写作文“评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首先,因材施教,注意启发性。
作文“评语”要因人制宜,因文而异。学生的知识结构、作文技能掌握不尽相同,他们的志趣爱好、个人阅历、对生活的观察力、理解力差异也很大。另外,因年龄心理特点问题等的影响,中学生的作文有较大的波动性,一篇写得很好,而另一篇则可能很差。因此教师在批改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只有做到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文章特点、发展变化,写评语才能抓住关键,启发得当,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另一方面,要根据《大纲》要求,以学生应有的作文水平为标准,不能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提出过高的要求。写评语时,对不同程度学生,应各有侧重,区别对待。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调动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把作文改好。譬如对程度高的学生,我们宜多作提示性的批语,不必步步到位,让他们多思考,想出改进的方法。对程度差的学生,作基本的要求,评语应明确、具体,要通过评语引导学生改正缺点,并且帮助学生消化教师的批改。比如“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捷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个病句,如果是程度较高的学生写的,可以批“病句”,“‘轻捷的步伐’能‘怀着’吗?”让他自己改正;如果是中等程度学生写的,就批成“动宾搭配不当”;如果是程度较差的学生,则应由教师改正,并批示“动宾搭配不当”。
其次,评语应具有人文性。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影响下,部分语文教师无法从桎梏里逃出来,面对成山的作文本马虎应付。千篇一律,冷冰冰如判决书的评语随处可见。这样的评语怎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呢?有教师说:“很久以来,我给学生作文写评语采用了写信的方式,让评语充满着浓浓的情感,充满着人文性”。①教育是人的工作,它不是抽象的、公式化的。我们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它要体现着对学生人生的关怀,人性的关怀。章雪峰老师这样写评语的:你所写的《没有你我像根草》的字里行间浸透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读来令我忍不住为你流下辛酸的泪水。但老师劝你:人死不能复生!你要坚强地面对现实,用你还软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生活、学习中碰到困难,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我会竭力帮助你,要是你愿意的话,做我的“干女儿”怎么样,我会像你的母亲一样地爱你的!……②初中生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他们有追求与幻想,渴望与彷徨,失败与成功,甚至有涉足情感世界的冲动、惊慌和困惑。他们太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关爱、教育、引导。语文教师更是有着得天独厚地接近学生心灵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我是这样给学生写评语的:真挚而细腻地写出了对伙伴意外离开的痛苦和怀念,还有自责。人有祸福旦夕,但愿好人一生平安。(评《留在照片里的记忆》)道出了青少年强烈要求个性奔放的心态。路是人走出来的。亲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自己长大了很多很多。
好的评语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润物细无声”,充满着人文精神。教师如能多从学生精神世界斟酌评语,在他们的文章里你就会发现少一些空话、大话、套话,而是充满了真性实感,充满了鲜明的个性。
再次,多表扬,少批评。
《小学语文教师手册》说作文评语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我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写评语当然要指出优缺点,但怎么指是一个问题,是批评为主,还是表扬为主呢?从许多调查材料看,学生更喜欢表扬。表扬的作用还不在于肯定学生的某一写法,而在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杂志早在1980年至1982年曾举办过“我怎样爱上作文的”征文活动。据统计,90%多的人,说受了老师的表扬才爱上作文的。因此教师要换位思考,考虑到作文反馈心态,多表扬学生,力争使多数学生的反馈呈正值,发挥其激励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一言一行是典范,有时即使是寥寥简单、平常的奉劝之言、鞭策之语,也会成为他学习上的动力,兴趣的源泉。特别对于那些作文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切和肯定。要用放大镜去发现、评价他们的“闪光点”,不放过任何生花之笔,以激起他们“跳起来摘”的心理。
例如,班中有一学生邱某,作文成绩不稳定,处于中游。一次写《爱就一个字》,我评道:“兰花幽幽,师生情深,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如能以此为起点,认真学习,定会有更丰硕的收成。”几次鼓励后,他慢慢尝到了作文成功的甜头。课后他经常向我请教学习方法,借阅文学名著,并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经过不断努力,如今他的作文已是班中同学争看的“范文”,几次参加县市作文竞赛,都获得了好成绩。
最后,眉批和总批相结合。
眉批主要是针对习作中的遣词造句,过渡照应、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作说明、提示。总批从整体入手,统观全文,对篇章结构、选材立意、语言表达等作出评价,可以是一点也可以几点。但总的说来,着重一点谈得深透,让学生看了评语每次都有收益。眉批是点,总批是面,眉批是分,总批是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方面的例子因好懂,在这里就不再举例。
作文评语的四个原则,在实际运用时,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有针对性的评语,自然就有启发性;有启发性,又常常与充满人文主义光芒的人文性原则紧紧相连。
在我们进行作文批改时,写评语的方法手段有哪些呢?下面就近年来大家关注较多的几点试作论述。
一、 点击“美”语
“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概括地说,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人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和愿望,去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去引导人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③这是《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的一段话。
美无处不在,如果说学生在作文中应努力表现生活中的美,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在学生习作中寻求美的因素。朱桂芹老师说:“我要给学生的评语中,就始终牵着这根弦,利用眉批和总评,指出作文中美的所在。”④比如美的景物、美的形象、美的言行、美的心灵、美的情感等等。学生拿回作文,对照评语再揣摩自己的作文,这又是一次反思写作经过领略美的新过程。
朱桂芹老师给学生《别了,故居》写评语时,把它当作一个电影脚本来欣赏,指出哪些是远景,哪些是推进,哪是长镜头,哪是特写,而主人公睹物生情的片断回忆又是一个个蒙太奇。这位学生拿回作文,感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主动将作文推荐给同学欣赏。
好的评语是美的使者,传送着美的信息。这样的评语,语言清新流畅,句式活泼多变,情感跌宕有致,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以及可接受性。即使是批评性的评语,也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句式上有名言式、赠言式、对话式、虚拟式、不肯定句式、感叹句式等。试举二例:
名言式。给作文中流露出学习缺乏勇气、知难而退情绪的同学以卓别林的“要记住: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取得的。”
感叹句式。一位教师曾给学生这样的评语:“你的作文具有一种美,这使我发现了你的写作才能,你是多么适合写抒情性的文章啊!”
二、指导学生互评
作文批改,更多的是教师独立操作,学生“主体”作用常被忽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评。吕叔湘曾经说:“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看后头的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⑤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没有参与,不容易引起关注。组织学生互写评语,学生心理必能产生一种新鲜感、兴奋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写作的欲望,是有积极作用的。我每学期都会有一两次作文让同学们互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这是学生们的评语:语言通俗易懂,符合消息的特点。采访材料新,第一次写新闻写出此水平,值得我学习(评《网吧,让人欢喜让人忧》);说明不够条理化,使人读后觉得有点老套(评《午看“芳名亭”》);身体有缺陷,但心地善良的她遭人讥笑。你以一颗真诚的心为她辩护。边叙边议,有层次,但力度不够。另外,如能插进写你与她的一些交往,更能动人心(评《我为傻妞辩护》)。
让学生互写评语,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有的教师认为“这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的地位”,这种说法若不带任何前提便难以站得住脚,它经不起逻辑学上归谬法的推导。《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7期)上有一文《学生互批作文不足说》对此进行了归结。
三、让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我常用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把批改好的作文本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本次老师的批语,仔细思考后再作一番评估,写出心得体会。称之为“作文后记”。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勉:“本次作文语言不够精练,希自己努力,写好练笔。”“事到如今,我才发现文贵自然真实。我相信我的作文会更好。”有的学生写出了困惑:“老师,我坚持写随笔了,但作文还是老样子,怎么办?”有的写出了喜悦:“谢谢老师,老师给我的评语是真让我感动。”“老师,我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诸如此类的话,多么真情,多么珍贵!
自评,把批改的主动权下放一些,让学生体会做“主人”的滋味,同时在教师的评语中,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和深层的思考,除了纠正自己作文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外,可以多想一想自己作文应朝着什么方向走。教师亦能从学生的自评中掌握反馈情况,为下次作文指导打好伏笔,真正做到“双流 ”。
还是这句话,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写评语,让学生在评语中感受到真善美。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