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 未来养老金会少吗

时间:01-12编辑:佚名 政策改革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倒计时 未来养老金不会少很多

  事实证明,媒体和公众最初对于7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解读有些超前和一厢情愿。人社部随后的表态称:《条例》实施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开始实施。而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正是多年来事业单位改革最大的两个症结所在。已历经20年的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展可谓十分缓慢,刚刚实施的《条例》虽算是一个有形的成果,但整个事业单位改革仍然有待进行核心任务的突破。事业单位职工聘用、工资和养老金制度并轨所带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倒计时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计算方式,进行养老金补齐”

  最新或2022(历届)年7月初,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相继收到会议通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安排布置全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一次全面摸底调查。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该条例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其中关于社会保险、养老金改革的内容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此时,人社部面临着多种压力,“有人要急于退休,有人要反映意见,而实际上,我们有一套算法,不会与现在的事业编制退休金有太多出入。”一位参与养老并轨问题讨论的人士表示。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内部的调研讨论并没有停止

  由于《条例》中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因此有媒体将此解读为,7月起,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将纳入社会保险,也就是常说的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的内容之一。

  但是,人社部官员很快更正:“从《条例》实施之日起,事业单位实行合同制、‘3153万事业编制人员参加社保’等说法则属于误读、误传。”

  人社部表示,“《条例》只是对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至于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需要另行研究确定。”

  人社部还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按照中央部署,统筹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这和《条例》实施工作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条例》自最新或2022(历届)年7月1日实施,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开始同步实施。

  表面上看,人社部并没有急于推进养老金并轨的举动,但实际上,内部的调研讨论并没有停止。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也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人社局在7月初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安排布置全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一次全面摸底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领取情况,为养老金并轨做准备。”该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公务员系统内的事业单位编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干部身份,一种是工人身份。工人身份事业编制人员已经通过社会保险和财政拨款两部分收入领取养老金,而干部身份事业编制人员养老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此外,北京也有望在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方面进行推进。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较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甚至存在70%~80%的差距。

  对于养老金并轨的问题已经讨论多年。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

  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使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人社部表态只是7月1日颁布施行,事业编制人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到那时养老保险并轨是大势所趋,不可能向后拖延很长时间。”参与人社部养老保险问题讨论的人士向编者表示。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取消养老金双轨制为最终目标

  虽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制度上予以确立,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就像一个导火索,瞬间点燃了相关利益人的忧虑。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对外进行表态了。”前述人士向编者表示,“越是炒作,负面作用越明显。”

  据编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多种意见向人社部各个部门进行反映。“有人快到退休的年限了,看到政策要出台了,怕自己进入社会养老的体系中,就急于退休。”该人士透露,“还有人认为这并不公平,要来反映意见。”

  北京一位机关事业单位人力部门人士向编者描述了目前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和机关公务员,目前拿着较低的工资收入,但是还能保持工作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养老问题能够保证。”

  “比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比企业要少,但是,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会比企业高很多,相当于扯平。但是现在的趋势是公务员工资不上涨,又享受和企业同样的养老待遇,这样他们会认为很不公平。”前述人士向编者表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最新或2022(历届)年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近4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高低最多相差近50倍。养老金在数量上的不公平已经影响和带来生活满意度差距。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单独进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要有全局、总体的一揽子设计。”郑秉文也参与了部分政策的讨论和制定。

  郑秉文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一起进行,单独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只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很容易遭遇不愿改的情况。”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曾强调,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事业单位退休金并轨轮廓初现

  目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多数是国家财政拨款发放养老金,而未来的养老金改革计算公式将与人员的职务、工龄等问题相挂钩,此外养老金改革还将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形成新的薪酬体系相挂钩。

  目前事业单位中,工人身份人员正在缴纳养老保险,其退休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养老保险,另一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差。干部身份人员则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

  “未来的养老金不会比现在少很多。”一位参与养老金双轨制问题讨论研究的人士向编者表示。

  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改革的实质性动作之一。

  最新或2022(历届)年被认为是养老金双轨制的破题之年。编者获悉,早在年初,人社部就已经完成养老金并轨方案的制定,目前进入论证阶段,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现有工龄,经过计算补齐相应的养老保险和建立职业年金,最终并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中。

  “除了自身的政策,还要与薪酬规定相联系。”前述人士表示。

  最新或2022(历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最新或2022(历届)年总体工作部署中既包括“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其中“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一样,都是与工龄和职务相挂钩的”。此前,人社部人士接受编者采访时表示。

  现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如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未来是要并入到社会养老金体系中的。”上述人士向编者透露。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人员此前并没有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套计算方式,进行养老金补齐。”上述人士表示,不仅仅是养老金需要补齐,更多需要补齐的资金是和养老金一同发放的公务员的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一样,都是与工龄挂钩的。”该人士透露。而职业年金的规模将“与公务员需要上涨的薪酬差不多”。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至此,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的模式初现,即为社会养老保险加以职业年金为模式的财政拨款。

  对于公务员养老金并轨的资金压力,一位人社部专家并不认为压力会集中爆发,“其实,财政只需要将公务员养老保险逐年补齐就可以了。比如,只要补齐本年度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即可,不需要一下把所有公务员的养老保险都补齐,这样不会对财政部门造成太大的压力。”

  今年两会期间,人社部的多位人士即表示,最新或2022(历届)年值得关注养老金并轨的重大突破。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对外界表示,总理工作报告已经给出了养老金改革的时间点。

  “养老金并轨方案虽然规定了时间,但是,具体实施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一位社科院人口经济学专家向编者表示,“涉及养老和退休的问题,都非常复杂。”

  胡晓义曾表示,养老金双轨制造成同类人员的待遇差别拉大,已到了“并轨”新时期。胡晓义称,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保险制度,实行基金社会统筹,也有利于均衡各单位的负担,保障全社会各单位人员的养老权益。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