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点评(word文字版)

时间:01-11编辑:佚名 浙江高考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命题思路

  (语文学科组)

  今年是我省全面深化高中课改首届学生的首次高考。语文卷更加强调语文核心素养,重视基本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及名家经典作品阅读。考试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语料涉及公益献血、环境治理等。试卷倡导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内容与能力要求。试卷结构、分值与难度值,整体上与去年保持一致。

  一、突出优秀传统文化

  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省高考语文卷的特色,今年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得更为丰富,尤其注重引导考生认识和理解文化传统。如语言文字题涉及古代命名取字的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古代的礼仪文化传统;传统文化阅读题要求学生理解并概括孟子“养气”说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熟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古文阅读题不仅使学生认知“学记类”文体,更体会到古代士大夫勤政崇德、兴学重教的传统。考生在阅读和思考的同时,也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重视中外经典阅读

  重视中外经典阅读主要体现在语料的选择上。如语言文字运用题选择了现代名家沈从文的散文语段;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当代名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捡烂纸的老头》。此外,古诗文阅读及默写题语料来源于南宋理学名儒朱熹的《孟子集注》、南宋著名文人张孝祥的《于湖居士文集》、元人张伯淳的词作、《庄子》和李白、白居易、杜牧、李清照等历代名家的经典作品。这不仅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经典的浸润,更强调了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三、贴近社会生活与考生实际,传递正能量

  今年语文卷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重要方面。如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涉及无偿献血,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益,倡导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另外,所涉及的食品安全、工业节能、农业污染等,也是为了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责任意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各阶层、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作文题要求考生讨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这类问题,对学生知人论世的识见以及人格塑造有积极意义。同时,作文题既重视考查学生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也重视考查文体的明确性与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将来进入大学或社会后的真实写作能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新或2022(历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湖州中学特级教师 羊 刚

  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 周红阳

  今年的语文试卷切实体现了我省高考改革平稳推进的整体思路,结构、考点、题量、难度等均与往年相似,而不乏亮点。

  重变化。语言文字板块在落实“运用”的同时,突出简答题的题型变化,亮点在于第6、7题。这两题无论取材还是设题都可圈可点——第6小题要求考生根据古人名、字之间的意义联系,据“名”取“字”,富有历史内涵,指向文化,体现创意;第7小题借助图表数据,比较分析浙江与全国的阅读状况,充满时代气息,侧重实用,检测能力。前者匠心独运,题型新颖,贴近生活;后者推陈出新,稳中有变,融合现实。

  重经典。今年现代文阅读的选文,经典性明显增强,这不仅是对前两年各界声音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全面发挥高考功能的理性追求。社科文节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学术含量高,可以接轨大学阶段的经典文献。文学类材料《捡烂纸的老头》是汪曾祺“衰年变法”时期的作品,主人公平日“穿得很破烂”,省吃俭用,“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捆得很整齐”,可谓匪夷所思。这一形象被涂抹上一层“荒诞”色彩,考生“进入”和把握文本也许不那么轻松,故命题者精心运思,为考生铺设解读台阶,五个小题从“形象分析”到“用意探究”,由易到难,梯度分明,只要考生拾级而上,也许不难渐入佳境。

  重实际。“传统文化经典”试题堪称今年关注度最高的考点,也是暂别“《论语》”后的命题“深水区”,猜测和期待应该不少。这次命题选用朱熹关于《孟子》的一段注释,也即对名言“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解读。在设题上注重中学教学和高考选拔双重实际,连接课内外,彰显文化性,以填空、概括等“半刚性”题型进行考查,不但降低了解答难度,提高了测试信度,而且也“释放”了明确信号,有利于“舒缓”广大师生紧绷的神经,减轻中学的备考压力。

  重探索。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尽管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和运用理性材料,但呈现出明显的探索性。主要表现为:一是限定范围,开放性稍有变窄,规定性明显增强,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让考生“就事论理”,即针对“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现象发表见解,洞中肯綮。二是明确要求,如“阐明你的看法”,旨在引导、鼓励考生的个性化“发声”和表态,拒绝言不由衷,避免泛泛而谈。三是重视积累,命题设定的话题较为“专业”,需要相应的文化积累,倘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则难免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四是突出思辨,“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彼此关系的分析、思考和探究,显然是写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决定考生文章的优劣高下。换言之,考场佳作理当在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