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1996年8月。美国亚特兰大。
慈祥的萨马兰奇主席亲自为时任中国乒乓球女队队员的邓亚萍挂上了那枚沉甸甸的女子单打金牌,并亲切地拍着她的面庞,这被世人所熟知的一幕正是在那个时候被永恒地定格在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史上。
1997年盛夏。
邓亚萍将球拍封存,走进清华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并成为了第一位加入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的中国运动员。
2001年7月。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申奥陈述大厅。
成熟、自信的邓亚萍代表北京申奥团完成了自己的陈述,其流利的英语表达、缜密的思维和出色的口才再一次震惊世界。
2008年11月。英国剑桥。
邓亚萍成为剑桥大学近800年的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重量级运动员背景的博士。
……
这是我所见证的一位伟大的中国女性15年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可您知道吗,她并不是天才!
作为运动员,邓亚萍身材矮小,没有先天的优势,可她毫不气馁。没有人像她那样腿绑沙袋、手拿铁拍、顶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痛始终挥汗如雨地艰苦训练,犀利的球风和让对手不寒而栗的霸气便是这样练就的,每一次赛场上她的出现,好似一柄出鞘的利剑而寒气逼人,这位当之无愧的“乒坛皇后”将近二十个世界冠军奖杯玩弄于股掌之间并雄踞世界乒坛排行榜榜首长达八年之久。
作为求学路上的前行者,邓亚萍没有基础。入学时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记不全,数理基础几乎为零,然而她放下了世界冠军的身份,踏踏实实和比她小很多岁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坐在了教室里,开始了新一轮寻梦的旅程。正是当年赛场上那股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宵达旦读写背而造成身体消瘦、视力下降以及大面积脱发,独立在英国处理着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她始终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的硕士论文被破天荒地收藏进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她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研究中国奥运与世界品牌资源的博士;她在申奥陈述台上无比自信和大方地、用标准的英式英语代表着北京向世界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十七年前,我爱上了小小的乒乓球,十七年间,我一直被一种精神感动着,这,就是“亚萍精神”。这四个字,曾出现在初中时代的作文里,曾被刻在高中时代的课桌表面,曾被写在运动会比赛中的我的手臂上,时值今日,它更在每天清晨出现在手机开机提示语中,因为我坚信,人生也是一项奥林匹克运动,每时每刻凝聚着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什么是卓越?卓越便是杰出。卓越人生的打造,离不开奥林匹克精神,更离不开一颗追求卓越的心。
没有冲出乌云、追逐灿烂阳光的动力,海燕何以披风破浪、纵横驰骋在广袤的天空?
没有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坚定信念,小小树苗何以拔地而起,冲破又厚又高的雨林庇护伞,去迎接清晨第一缕霞光?
蜀国大地震那年,没有人想到如此大的灾难降临在了我们身边,更没有谁会想到,就在这次和自然灾难争分夺秒的竞赛中,中国年轻的一代表现出了何等感天动地的精诚团结,那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足以让世界任何角落、任何肤色的地球公民潸然泪下。在这次大地震救援过程中,这些总被批评为“垮掉的一代”的中国现阶段年轻人分明体现出了一种责任感,一种能力,一种情感,一种力量——这,就是一种突破了自我的状态!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战果辉煌,首次荣膺全球头号体育强国的称号。而在这背后,是整个国家七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创新,这让世人为之震撼的辉煌来之不易。
今天我们这批80后,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我们有能力、有义务永远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披荆斩棘,不断追逐更多、更大的成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把自己的人生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
这,就是我所提倡的人生的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