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教师工资制度应该参照公务员(课程)管理,实行职称与职级并行的工资晋升制度,让每位教师安心从教,而不是为晋升职称、提高工资待遇而奋斗。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志勇:教师工资制度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
国人对于我国当下的教育,难言满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在日益僵化的教育人事体制下,人的教育思想自由被钳制了,人的教育创造力被抑制了。破解这一难题,惟一的出路,就是要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矛盾、新挑战,着力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一、 教师队伍专业化制度建设还在路上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根本举措,就是要围绕教师专业化,建立科学的教师培养、教师资格准入、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机制。近年来,我国围绕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但就其保障教师专业化的顶层制度建设而言,仍然存在许多制度缺陷:
一是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现行教师教育理论教育课程太多,实践性教育课程太弱,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见习、实习教育载体和经费保障缺位,可以说,保障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二是教师任职资格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无论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都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缺乏相应的专业学习和见习、实习制度设计,导致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缺乏教师专业素养的专门训练,只是掌握了一些应知应会的教育知识,这种低门槛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重削弱了现行师范院校举办正规师范教育专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动摇了师范院校加强教育见习、实习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缺乏实习教师资格认证环节,教师入职后学校普遍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真正独立上岗执教。教师资格认证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对有志于从事教育职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见习教师资格认证,然后对具有见习教师资格的 “准教师”实施为期一年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并进行正式教师资格的认证。四是在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教师评上高级教师后普遍出现工作积极性降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
二、校长队伍专业化制度建设还没有真正破题
教育家办学的呼声已经喊了十多年了。但从整体上看,保障教育家办学最基本的制度建设——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制度还没有真正起步。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长要去行政化,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要求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近年来,教育部围绕推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制订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等。
但直到今天为止,国家层面对如何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如何推进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改革,仍然没有具体的顶层制度设计。这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努力,关键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编制、人事部门对如何推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仍然没有形成共识。对于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能否找到一条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又充分尊重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属性的管理模式?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实行分权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从本质意义上讲,实行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并不是推行校长专业化的关键,关键是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即校长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素养。厘清了这个关键点,就可以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合作分权管理模式,即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编制部门管编制,组织部门管任用,教育部门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