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本溪最新或2022(历届)人口数量与人口比例,本溪人口净流入流出比例

时间:09-25编辑:佚名 行政政策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 本溪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地区)中的分布状况。人口分布的状况是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从世界范围看,人口稠密的地区都是自然条件比较好,资源比较丰富,历史较悠久的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是那些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尚未得到开发的地区。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辽东半岛腹地,2010年全市土地总面积8411平方公里,在普查标准时间上,全市总人口数为170953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3人。人口密度是指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的稠密程度。我市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数为81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29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68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84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88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比较,我市人口密度依次增加。

  1. 本溪人口分布和特点
  2. 人口地理分布不均衡

   本溪市辖两县四区和高新区,县区之间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各异,人口地理分布不均衡(见表一)。从1964年“二普”和1982年“三普”看,各县、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市属三个区高低不均,差异很大,说明人口分布不够合理,尤其平山区、溪湖区比较突出。“三普”的平山区、溪湖区人口密度分别是明山区的53倍和28倍,两个城区人口占城市人口的65%,但土地面积只占城市土地面积的4.4%。从1990年“四普”和2000年“五普”看,县区人口密度发生很大变化,平山区、溪湖区人口密度比“二普”、“三普”时下降,明山区、本溪县、桓仁县人口密度比“二普”、“三普”时增长。“四普”、“五普”中,县区的密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有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特别是平山区,“四普”时总人口为318779人,“五普”时为356430人是本溪人口最多的城区,是全市人口密度的9.7倍和10.7倍,是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随着我市加快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2010年“六普”我市人口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山区超过平山区成为本溪人口最多的城区。 又由于我市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溪湖区部分土地划分给高新技术开发区,使溪湖区土地面积缩小,成为“六普”全市人口密度较高的行政区,这样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成为我市人口密度超过千人的行政区。

表一:本溪县、区人口密度情况表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土地面积

人口密度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10

平山区

29

8432

12274

179

1781

1991

179

1950

溪湖区

26

5912

6445

302

819

741

139

1295

明山区

1181

177

232

400

682

779

408

1004

南芬区

619

160

143

619

134

高新区

-

-

-

-

-

-

176

413

本溪县

3565

68

87

3343

91

88

3343

89

桓仁县

3547

65

84

3547

86

82

3547

90

本溪地区

8348

129

168

8420

184

188

8411

203

  1. 全市人口密度呈三个阶梯。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本溪人口密度呈三个阶梯。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50人、129人、1004人,呈第一梯次;高新区、南芬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3人和134人,呈第二梯次;第三梯次是本溪县、桓仁县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89人和90人。

  1. 乡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本溪总人口中居住在市镇的人口达127124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4.36%,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了6.1个百分点;居住乡村的人口仅为43829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64%;在市镇人口中,城市人口为96850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6.7%;城镇人口为30274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7%。本溪地区人口主要聚集在城镇,特别是城市,相对比较,镇的社会经济状况尚不发达,仍处于发展的阶段,总体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展。从城乡人口对比来看,本溪市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大城市、小农村,城镇化水平比较高。

  1. 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

本溪、桓仁两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地理环境欠佳,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县占全市人口的比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别下降了1.4个百分点和0.1百分点。溪湖区是老城区,南芬区是城边经济欠发达地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别下降了2.5百分点和0.8百分点。相反,明山区地处市中心、土地平坦、交通方便、市场繁荣、行业门类多、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集中、成为本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建设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人口流动越来越趋向这里。明山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4.1个百分点。随着本溪药都的建设和发展本溪高新区人口发展较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3.1个百分点。

  • 影响本溪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行政区划变动,间接因素可分为非人为因素和人为因素,或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对人口分布长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分布状况。

  1. 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人类总是选择最适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来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本溪的土地环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本溪县、桓仁县境内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人口单位面积可容量本来就小,交通不便,工业比较落后,人口相对稀少,密度较小。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虽然影响很大,但是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本溪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起来的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曾经被列为中央直辖市,素有“煤铁之城”之称,具有发展经济的许多优势,经过建国以来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钢铁等技术装备较为雄厚,产品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这些工业企业多坐落在我市城区,使我市城区的生产力水平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本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人口相对稠密集中,人口密度较高。

  1. 人口的城镇化
  2. 基本概念

 1、城市:城市是一个主要由非农业活动人口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人口聚集地。城市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第一,城市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第二,城市中具有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第三,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聚集地,尤其与代表生产、运输、科学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发展的最新进程密切相联。第四,城市多是行政中心。

表二:中国城市的分类标准

类    别

聚     落

标     准

城镇

城镇

小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

非农业人口不足20万人

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人之间

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人

2、城市化: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二是从静态角度看,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三是从结构的角度看,城市化是不同规模的类型的城市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是近现代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变迁和人口变迁的结果。

  1. 本溪人口城镇化的现状。
  2. 本溪人口城镇化水平。

本溪是全国著名的煤铁之城和老工业基地,是全国17个教大城市之一,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是由农村向城市聚集过程,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本溪城镇人口达到127124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4.36%,高于全省 12.21个百分点。与全市城镇化水平相对应,我市各县区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全市六个县区中,平山区城镇化水平为97.05%、溪湖区为95.70%、明山区为95.00%、南芬区为63.96%、高新区64.59%本溪县为53.57%、桓仁县35.24%。所以加强县区城镇化水平对全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重大影响。

  1. 本溪城镇化水平在全省的位次。

本溪市曾是中央直辖市,有“东方鲁尔”之称,城镇人口一直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位列全省前茅。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本溪城镇化水平为70.86%,排沈阳市76.46%之后,位于全省十四个市的第二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本溪城镇化水平为68.29%,排抚顺市71.51%、沈阳市70.03%之后,位于全省十四个市的第三位。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本溪城镇化水平为74.36%,排沈阳市77.07%、大连市74.42%之后,仍然位于全省十四个市的第三位。(见表三)

表三:全省城镇化水平比较表

  单位:人,%

地区

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2000年

2010年

增长

全省合计

22966076

27187963

54.91

62.15

7.24

沈阳市

5066072

6247700

70.03

77.07

6.74

大连市

3734718

4979140

63.37

74.42

11.05

鞍山市

2204629

2449061

61.51

67.17

5.66

抚顺市

1616393

1531774

71.51

71.64

0.13

本溪市

1070461

1271246

68.29

74.36

6.07

丹东市

1311565

1475118

54.87

60.34

5.47

锦州市

1359268

1496433

44.18

47.86

3.86

营口市

1111229

1429218

48.39

58.85

10.46

阜新市

840048

954714

44.45

52.48

8.03

辽阳市

924563

1039033

51.33

55.90

4.57

盘锦市

734623

918461

58.22

65.96

7.74

铁岭市

1092852

1145784

38.70

42.16

3.46

朝阳市

1059254

1160438

33.16

38.11

4.95

葫芦岛市

840671

1089843

32.58

41.54

8.96

  1. 本溪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反映,更准确地讲,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随着本溪工业化的发展,本溪不但城镇人口的数量迅速增长,使城镇人口的集聚程度提高,而且城镇的个数也大量增加,城镇的区域也随之扩大。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的十一年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9492人,1964年“二普”时,本溪城镇化水平为67%,高于全省水平33.2个百分点;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十八年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3847人,1982年“三普”时,城镇化水平为70%,高出全省水平27.3个百分点,比“二普”时增长3.3个百分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7090人,1990年“四普”时,城镇化水平为70.86%,高出全省水平20个百分点,比“三普”时增长0.86个百分点;2000年“五普”时,城镇化水平为68.29%,高出全省水平13.38个百分点,但比“四普”时降低了2.57个百分点;2010年“六普”时,城镇化水平为74.36%,高出全省水平 12.21个百分点,比“五普”时增长6.1个百分点

  1. 本溪人口城镇化的特点是城镇人口增长先快后慢。

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57年间城镇人口每年增长2.6%;1953年“一普”至1964年的“二普”十一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3%;1964年“二普”至1982年“三普”十八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8%;1982年“三普”至1990年“四普”的八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4%;1990年“四普”至2000年“五普”的十年间每年平均下降0.2%;2000年“五普”至2010年“六普”的十年间每年平均增长 1.7%。这主要原因是:在我市城镇化发展初期阶段,这时的工业化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口城镇化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城镇化程度高,基数大,城镇人口发展速度下降。又由于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53年“一普”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32.5%。,1964年的“二普”人口自然增长率35.5%。,1982年“三普”人口自然增长率12.7%。,1990年“四普”人口自然增长率10.53%。,2000年“五普”人口自然增长率1.77%。,2010年本溪人口增长已出现负增长,城镇人口出生率也自然降低。本溪城镇化属于自发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没有外部生产力的大规模、集约式的投入下,依靠自身经济发展建立起来的城市,人口机械变动增长水平低。由于本溪传统性生产业、大中型国有企业比重大,又随着矿藏资源的枯竭,使目前出现下岗人员增多,问题突出,使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给城市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又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城市人口比重在自然增长造成城市人口比重大,而使就业压力加大,对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

城市化从根本上说,是农业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转移的结果。为提高本溪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我市应加大产业结构、产品等级、发展新兴产业、开发旅游资源的力度,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过去的城市化历史。我国城镇化的动力将逐步减弱,城镇化速度将稳中有降,因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逐步缩小,削弱了城市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这会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使用权缺乏市场化的退出(流转)机制,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人口流动政策的日益宽松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在一定时期内减少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城镇化动力。

5、三管齐下积极提升城镇化质量

一是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三是不断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我市城镇化将进入稳速提质的新阶段。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