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下面是芒果教育网整理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创新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创新体会范文一
近年来,惠安中学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大胆创新德育工作的载体,深入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时期人才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好人教育”的办学使命,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好人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惠安中学的做法,虽然是个案,但是却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尤其是在当下,当人们对教育寄予更多期望,而教育却与人们的期望值产生一定距离的时候,我们更是对教育感到茫然,教育到底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长久以来,我国立足于国民经济的提升、人民生活的改善,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奋进和积累,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国家真正迈向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当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得以转变,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得上大国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人格健全、具备学习创新能力的人,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不二选择。
育人当以德为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两千多年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学者们,以简约的 16 字,向我们直接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教育的目标并非功利性,好教育要涵盖功利,但还要不断地超越功利,最终要实现伟大道义的建立,即“止于至善”。这是教书育人的最纯粹的状态。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当以“德”为首。教育若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便是脱离教育目标的体现。
纵观当下的学校德育状态,分数本位、智力培养本位,让德育成为“鸡肋”。如何让青少年学生走出德育的困境和低谷,需要我们从教育治理结构、治理理念等方面,从多个维度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教育不仅能让人安立于当下的生存,而且能让人向往并体现人生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只是追求考试的成绩,更主要的是追求人作为人的成长;教育就是让人做自己,做快乐智慧的自己。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经建议:“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校用立德树人的“德”,必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德性”,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培养好人。德为立身之本,人之德,在于心存善良,善待一切,关爱他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首要责任。惠安中学提出“好人教育”的办学使命,其根本目的即在于育人,其所追求的 “课堂即社会,年级即社区,学校即国家”的价值理念;所遵循的 “不同的学生就是不同的音符,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的认识论,无不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好人”。
二、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好公民
一直以来,我们对良性教育制度总是充满期待。就学校而言,培养“好公民”,就是要培养“好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惠安中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坚持“教育第一、育人第一、创新第一、服务第一”的发展方向,创新了“好人教育”的育人模式。学校从道德、身心、学习、个性等层面思考,研究确定了“好人”应具备的基本标准,并就此形成了“好人教育”的办学使命。
他们认为,“好人”其实是对人的一种正当性道德评价,它属于价值理论的范畴;好人应该是诚实的、善良的、利他的,如古之君子。在新时期,“好人”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个层面的八字要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好人”的基本标准是“3有3会”:有坚定的个人信仰,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会学习、会交流、会生活。“好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正当的价值教育,其中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的是把一个个自然人培育成拥有现代人格的好人。
多年来,惠安中学在全校开展“好人教育” 系列活动,要求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家里做一名好儿女,有孝心、懂感恩、能自立、会生活;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有品德、爱学习、有个性、善合作;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爱祖国、勤劳动、讲诚信、重友善!做社会的“好公民”,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子女”。“好人教育”的实施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好人教育”是公民培养的新视角
教育,唯有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上,才能求得理性的答案。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也正是从人的一生的几个阶段来落实好人教育的具体任务。
一是做个好儿女。家庭是人生的起步和开始,每一个人的第一身份首先是“子女”。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结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精心设计了一套关于学生道德养成的“家庭作业”,内容包括自理能力、传统美德、健康情趣、文明礼仪等几个大项,涉及洗碗筷、浇花、整理床铺、招待客人、文明上网等生活的诸多细节方面,通过道德作业对孩子督促,让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激活了孩子的自主精神和责任意识,有效建立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形成了新的家教抓手。
二是做个好学生。学生是人生经历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学校教育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惠安中学一是通过创新课堂模式,培育核心素养。二是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潜质。学校将社团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并与开发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怀。校本书法课程《心仪秦汉》和校本历史课程《可爱的户县》,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探索热情;三是构建“321”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个性发展。“321”评价更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多个层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三是做个好公民。好公民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的作用将直接体现在公民的素养上。
通过创设德育场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美德,是惠安中学“好人教育”落实“好公民”培养的一个主要载体。惠安中学早于最新或2022(历届)年开展的诚信售水活动,就是创设一种德育情境,把以往空洞的德育说教转化为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活生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切身感受到诚信的重要,学会做人做事。
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拓展学生视野,加深他们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激发他们爱生活、爱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科创新,把生活融入到课堂。学校围绕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了地理学科空气监测、生物学科生活垃圾处理调研活动、政治学科校园手机治理听证会等系列活动,将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拓宽“好人教育”的路径。通过引入招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围绕身边的公共问题,惠安中学在政治学科中引入社会性事务招标的内容:把一些师生身边、生活中存在的棘手问题,纳入到社会招标事务中,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惠安中学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中,把握最基础的做人标准,养成最基本的文明行为,学会在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对言行举止进行内在约束,从而使自己成为“好人”。这种创新的做法,已成为一种独有的 “惠中模式”,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敬佩惠安中学这种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更愿意坚守正确的价值立场,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深入持久地宣传阐释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典型经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推动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创新体会范文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如今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
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的观念,就愈加需要我们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通过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群众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第三,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创新体会范文三
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个人身上是品行,体现在家庭中间是家风,体现于国家社会是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它需要学习培养,更需要自觉践行。作为党员干部应该自觉履行义务,充分认清职责,带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好、践行好、宣传好。
一、要做带头学习的表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使其入脑、入心,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做好工作和服务人民的本领;要通过学习锤炼党性、锻造品格,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要通过学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中补充“精神之钙”,掌控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从而摆脱愚昧狭隘,培育理性思维,树立起高尚的人生追求。此外,还要做到带头学习、不断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当好勤奋学习的表率。
二、要做带头践行的先锋。
践行核心价值观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党员干部除了要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更要带头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一要执政为民。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用权为民、谋利为民,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任劳任怨做好事,不做贪官、不做懒官、不做庸官,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把全部精力用在为群众解难题、谋福祉上。二要道德垂范。官德引领民德,政风决定民风。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改造世界观,加强党性锤炼、人格修炼,做到自警、自省、自励,慎独、慎权、慎微,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廉洁的良好氛围。三要抵制歪风。生活里有政治,情趣上看形象。生活情趣可以直接反映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因此,要注重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远离灯红酒绿和封建迷信,守好“欲望关”、“交友关”,抵制住歪风邪气的侵蚀,在干部和群众中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
三、要做带头宣传的火种。
“鸣蝉识谱秋声远,酒好也怕巷子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干部队伍,深入人民群众,离不开宣传。党员干部作为宣传的主力军,有义务也有责任加入“宣传队”,当好“播种机”。宣传要有目标。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但要面向党员、面向干部,更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基层群众是核心价值观的最广大接受者和实践者,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群体发力和共同作用,因此,脱离群众的价值观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宣传要有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还要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要有创新。以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为切入点,做到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和引导主流舆论。要主动占领网络这一群众舆论新阵地,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能把握规律性、更加富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