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千年包公第三集心得体会

时间:01-04编辑:佚名 心得体会范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导语:《千年包公》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里。下面小编为您推荐千年包公第三集心得体会,感谢阅读!

【千年包公第三集心得体会】

包公,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于一体,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万民景仰的“包青天”。在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他不仅秉公执法、断案如神,还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许,千百年来,无人与之比肩。

然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包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他在华人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对后世的影响为何如此之久之大?今天上午,在合肥包公祠举行的三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上,来自北京和安徽两地的各界人士分享了该片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第一集《清心直道》,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包拯出仕时明志诗,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与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通过同时代的官员刘筠对他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点面结合,有理有据。

第二集《铁面无私》,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弹劾贪官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最为精彩,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进行再现,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

心坎里。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千年包公第三集心得体会】

首先主要内容是包公都是额头嵌着月牙的黑脸,很多包公庙里的包公像也不例外,但是历史中一些书籍记述着包公其实是白脸,那么戏剧、影视剧中的包公,为什么要刻画成黑脸形象呢?

北京故宫的包公像则白脸,可神化和戏化把包公一步步地变成了黑脸,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呢?通过看了纪录片也明白了。曾经看过有关包公的资料说是包公有个外号叫包弹,说的是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的事,包公他不畏权贵,铁面无私。

包拯当监察官和谏官共计五年半的时间,他一共弹劾了61名各级官员,这是他的一生中重要而闪光的经历。《千年包公》(第二集 铁面无私)还说包公他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任职两年中,官声极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卜宪群研究员说:“当官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和亲属,历朝历代都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官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真心实意地管好亲属,更主要的是要管好家人,管好家人和亲属,情不能越法、情不能越规、情不能越纪。”一千年过去了,“外甥有理打得舅”传成了佳话也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原来传说中说是包公担任知府时,到任就会把府堂上的匾额换成“明镜高悬”、“国法无亲”的匾额。还说包拯打舅舅人们认为是不论亲属亲人违法照样严罚杖责。也有人认为,包拯这样做只不过是“聋子耳朵样样子”,俗话说,“亲为亲,邻为邻,官老爷维护的是自家人”。

其实,包拯照样杖责他舅舅,而且对那些拒不认错,也不思悔改、贪赃枉法以及任职过程中没有作为的官员也是毫不宽容。包拯打舅舅可以认为是忍无可忍,但更重要的也是为了维护国法,执法严明,严惩亲人非法行为,还在公堂上打了他舅舅的板子。于是这样就流传下“外甥有理打得舅”的民间美好传说。但是,这并不是说包公无情,然而这正是国法无情也无法容忍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外甥真的对舅舅动武,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上下辈份间的尊卑是十分严格的,却出现了包公打舅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伦不类。其实不是,这正是实际生活中情理对于伦理关系的补充和修正,它同样也闪耀着亲情光辉。因此,长久以来,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也正是包湾人们常说的‘先除里,后除外’,打铁先要本身硬啊!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