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党员干部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01-13编辑:佚名 心得体会范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1】党员干部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7年前的那个7月,当时还是河北农业大学一名青年教师的李保国作出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那个7月,他获得梦寐以求的果树学硕士学位。更加崇高的追求,更加丰厚的学识,让他更加坚定地继续着那改变千万贫困群众命运的事业。

  7月的歌是如此深情。信仰为帆,大山筑梦,与农民为伍,与果树为伴——35年坚守太行,矢志移山,孜孜不怠。和平年代,成为一个被太行山永远记住的人,谈何容易!李保国做到了。他为“艰哉何巍巍”的太行披绿,也让这座英雄辈出的大山更加厚重。

  又一个红火的7月就要到了。缅怀逝者风范,传承未竟事业,当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一)

  李保国是共产党人。

  刻有“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标牌,一直摆在李保国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生前获得过无数荣誉,而李保国最看重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整地爆破的危险前,在扶贫攻坚的沟坎峰壑,在传授农技的田间地头……李保国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倾尽全力,死而后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李保国是在用心血和生命诠释。

  李保国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

  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的新期待,聚焦精准扶贫的新课题,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李保国探索出一条条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兼顾的山区发展新路。从最初毕业于蚕桑专业,到取得果树学硕士、森林培育学博士,从最初的山区治理,到经济林、产业带,李保国多次“跨界”、不断刷新,始终立于创新前沿。正如一名基层干部所说,“时代需要李保国,事业需要李保国,人民需要李保国。”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什么样的合格党员?李保国是榜样。

  做李保国式的合格党员。这个标准怎么样?

  有人说高。作为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李保国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课题26项。作为大学教授,他每年在山区“务农”200多天,累计推广36项实用技术,让140万亩荒山披绿,使山区增收28亿多元。如此高度,常人似乎确实难以企及。

  有人说不高。李保国并非高不可攀,他“比农民还农民”,他的理想不就是“把更多的农民变成‘我’”吗?他是微信群里的“老山人”,是农民眼里的“科技财神”,是村干部眼里的“杠头班长”。他有脾气、爱较真、重感情。他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真实而亲切。

  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李保国,不同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启迪:或信仰,或人生,或处世,或为人。

  你可能无法创造他那样的奇迹,但可以拥有他一样的奋斗精神。

  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成功方式,但可以借鉴他努力的方向。

  你也许会有着不同的境遇,但可以像他那样富有激情。

  (二)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每一名党员,都应拿李保国这面镜子照一照。

  当你纠结于人生选择的时候,请看一看李保国的“路线图”。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留校不到10天,正值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刚刚跳出农门的他第一时间报名,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扎进山沟一干就是35年。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灾,他出现在科技救灾的第一线。最新或2022(历届)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已是知名山区治理专家的他奔走建言,并为全省脱贫攻坚下乡干部作首场报告。“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铁一般的担当,背后是铁一般的信念。

  当你慨叹于没有“背景”的时候,请看一看李保国的“朋友圈”。

  手机里将近900个电话号码,农民有三四百个。“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素不相识的求助者就这样被存入通讯录,以便随时指导。“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百姓穷。”“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常人眼中的教授,背景应该是书斋、讲台、学生,李保国的背景却是大山、村庄和乡亲。“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朋友圈”即是“利益圈”——面对有信仰的人,势利者的逻辑如此脆弱。

  当你迷茫于为何奔忙的时候,请看一看李保国的“时间表”。

  35年如一日,每年在山区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我省太行山区所有县域。他的“档期”永远排得满满的:去世前的101天里,他外出62天,行程7860公里。去世的前一天,在石家庄主持3个项目的验收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通过微信指导果农治果树叶病,为苹果园联系滴灌设备,帮村民联系建设采摘园……有人说:“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李保国58岁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是充实的人生、精彩的人生。

  当你纠结于“里子”和“面子”的时候,请看一看李保国的“项目书”。

  “花把式”农民不会买账,“盆景式”的成果治不了穷,李保国要的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科技开发模式。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工序,葫芦峪的标准化技术模块……技术必须“接地气、能治穷、有市场”,“要多搞‘雪中送炭’的技术,不做‘锦上添花’的文章”。

  把论文写在大山上,把课堂设在田野里,这是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严谨朴实,更是对百姓的一份责任担当。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