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党员干部讲规矩有纪律心得体会

时间:11-14编辑:佚名 心得体会范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党员干部学习讲规矩有纪律心得体会_范文1】

  “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语重心长地重申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作为基层审计干部更要守纪律,讲规矩。

  首先要对党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这就告诫我们,对于党员来说,对党忠诚老实是政治合格的底线,从基层审计来说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业务工作搞好审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有自信力。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决维护中央和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权威。二要有执行力。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搞好审计,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三要有自治力。对党忠诚老实是政治合格的底线,审计干部都要在热爱党、紧跟党、忠诚党上下功夫,不做无底线、无原则的“老好人”,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小圈子”,不当危急关头、急难险重的“退逃兵”,不当评头论足、牢骚满腹的“两面人”。

  其次要为民尽责。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审计的要求是“尚法求实、公正独立、无私无畏、忠诚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党与群众关系的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干部就是干事,不干一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告诉我们,为民尽责是我们审计干部的基本规矩。一是要坚持群众导向。把惠民资金审计列入审计重点,始终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最高位置,问需于民、问审于民。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中有机遇、有民生、有责任、有担当,问题倒逼改革,催生创新。要通过审计揭示民生资金中存在的问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更多实惠。三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对保障性住房、社保、教育、医疗、扶贫、民政等资金的审计都要有目标要求、责任清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再次要遵纪守法。纪律、规矩、法律是明摆着的,守不守纪律、讲不讲规矩、依不依法律要有严格的奖惩机制,要让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不依法律的人付出代价。一是有个性不能有任性。审计干部要懂得个性与党性、德性的关系,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使自己的个性服从党性、德性,不能让自己的个性任性发展到无法性、无党性。二是有纪律不能有特殊。要严格组织纪律,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要严格审计纪律,自觉遵守审计“八不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有“底线”不能越“红线”。要敬畏纪律、敬畏法律、敬畏群众,心中时刻装有工作底线、生活底线、作风底线,把守纪律、讲规矩、守法律贯穿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讲条件、不走过场、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切实做到有人监督与没人监督一个样,在职期间与退休之后一个样,八小时之内与八小时之外一个样,工作圈与社交圈、生活圈一个样,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党员干部学习讲规矩有纪律心得体会_范文2】

  财政事业发展,既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又要建设好财政队伍、遵纪守法,更重要的是办好事情,让群众满意,忠诚于党的事业,才能体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才能体现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财政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是促进财政工作、管理财政资金、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宝,必须不断加以完善,为依法行政、按规矩理财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证。

  财政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经过不断修订和拓展,现在日臻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应现代财政制度建立需要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特别是堪称新中国财政管理史上最严密的“制度笼子”—新《预算法》颁布实施,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法》、《政府采购法》和《财政监督条例》等法律、规章的出台,使得财政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管理的需要,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等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财政方向、职能定位、管理重点和保障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增强了财政部门依法履职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树立法治财政理念。财政部门和财政人员要用党的十八大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严格遵守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财税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开门预算,加强会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财政部门网站公开财政政策、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情况,让公众看的见、看得懂、看的明白,引导公众“盯得紧”,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府预算的参与度,以此增强政府理财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强化人大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减少财政自由裁量权,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正确行使理财行为。理财行为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财政工作开展的好坏,并将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的形象。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健全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国库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项目评审、绩效评价、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篱笆。要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编报预决算,强化资金审批程序,完善审批制度设计,按规定的用途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预决算编报都要做到程序合法、数据准确、情况真实、内容完整。同时,要把“绩效理念”贯穿到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财政工作方方面面,杜绝项目编报不科学、“帽大一尺”等现象发生,从根本上引导预算单位建立用钱自我约束机制,以“绩效观念”取代“要钱观念”。

  自觉严肃财经纪律。财经纪律是财经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强化财经纪律意识,提高财政财务管理能力,是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举措。市财政局每年都要对预算单位、县区和园区财政局的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小金库”、房租收入和罚没收入等进行重点检查,通过单位自查和审计机关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要按照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车辆购置费等管理规定开展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对检查中发现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财政资金以及违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涉及违规违纪的行为,要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遵纪守法是财政工作的底线,也是对财政干部法治素养最经常、最直接、最现实的考验。从机关内部做起是最好检验手段。规范机关各项管理办法,完善资金审批、公务接待、项目审批、政策告知、县区财政监管、机关效能、政务公开、经费支出、小汽车使用等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实行闭环管理。重大事项实行向职工报告制度,完善内部应急管理。推进局机关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公开,按月公开小汽车用油、费用支出、设备采购等事项,让干部职工清楚,接受监督。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树立过紧日子意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做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回头看”工作。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增强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学习之中,常抓常学,看警示教育片,发节假日警示短信,起到警示、预防作用。认真开展“践行‘三严三实’、优化政治生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防范业务风险,确保财政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

  【党员干部学习讲规矩有纪律心得体会_范文3】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严明纪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纪律建设的明确要求,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着力方向。各级党组织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或是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或是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或是自由散漫、目无组织,或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或是说情拉票、跑风漏气。凡此种种,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整治,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最终严重危害党的肌体。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