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11-15编辑:佚名 心得体会范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毫无疑问,坚持科学发展是贯穿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的一条主线,因此,我们深入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上保持战略定力。

  所谓战略定力, 就是指在错综复杂形势下能够立足于全局、着眼于长远、抓住重点、把握本质和大势,为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所具有的战略自信、意志和毅力,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强调的,“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在经济新常态下,唯有在坚持科学发展主题上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我们才能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被任何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蒙蔽,不被别人的说三道四所左右,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时保持沉着冷静,在“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神聚力。

  一、在坚持科学发展主题上保持战略定力,这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发展又特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能否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命运攸关、至关重要。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在近代落伍了。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由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错失历史发展的机遇,加之多次遭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长期处于发展缓慢、停滞乃至倒退的境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也遭受了不少的挫折。特别是长达10年之久“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将发展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耗费了民族宝贵的精力,贻误了国家的发展良机,拖延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本来已经缩小了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有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

  “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历史一再证明,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二、在坚持科学发展主题上保持战略定力,这是顺应时代主题的必然选择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点在21世纪的很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指出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在今天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军事竞争日趋激烈,任何国家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都不能不把发展置于最优先的地位。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在把发展作为首选国策,力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力的战略态势。特别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大国在极力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力图在这场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在这场竞争中,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能否发展起来,加快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

  三、在坚持科学发展主题上保持战略定力,这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不论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的发展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增加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较量中掌握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