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18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01-12编辑:佚名 心得体会范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篇一】

  最新或2022(历届)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这为我国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依法治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风险挑战,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经济政策产生负作用的消化期同时出现、互相叠加的新阶段,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更好凝聚发展共识、平衡利益关系。同时,要运用法治规范发展行为。

  法治具有普遍性、国家意志性、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等特点,与科学发展有内在联系。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在“十三五期间”,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还是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应更多用法治眼光审视发展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发展思路、用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并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

  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努力做到依法依规,通过法治方式来提高发展质量;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基本要求,确保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通过对法律统一、正确、有效的实施,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落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应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依法引领、规范、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向着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迈进。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政府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性和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等指标及权重,防止和纠正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偏向。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克服 “发展要上、法律要让”、轻视法治、无视法治、漠视法治,乃至违反法治的现象,纠正法治不彰、公信力不高以及浮夸、欺骗、造假等做法。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谋发展、调结构、惠民生。

  【篇二】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确立。“五个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再次阐明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构成了中国发展战略的新图景,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维。

  新发展理念包含新的战略愿景。发展战略首先是发展的战略愿景,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五个发展”中的共享发展,阐明了新常态下中国发展新的战略愿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回顾历史,中国发展的战略愿景清晰可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发展的急迫问题是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解决温饱问题便成为当时的目标愿景。30多年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启新的篇章,标志着中国发展的持续进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连的共享发展,昭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那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为此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意味着人民享受更大、更全面的幸福,意味着人的需求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满足。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步,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民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中国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振兴中华,到民族复兴,到实现中国梦,新发展理念给人以幸福的憧憬和期望,必将激励亿万民众为了共同的战略愿景而奋斗。

  新发展理念指明新的战略使命。解决了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后,需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新发展观里所包含的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呈现了在新常态下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中国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本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启动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正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推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也奠定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此乃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里程碑。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这成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方略。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随之显现,中国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新的战略使命,此乃中国发展战略的又一里程碑。“五个发展”包含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与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发展等一系列更具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使命,其中的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发展战略的升级版。新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不单单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不单单指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是包含全部五个文明在内的更广意义上的协调发展。重点在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不仅如此,绿色发展在新发展理念里占据特别突出地位,这顺应了时代召唤,是为突破发展瓶颈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更是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谱就的战略篇章。新的发展理念既有战略全局的设计,又有战略重点的安排,这无疑是中国发展战略新的里程碑。

  新发展理念意味着新的发展路径。明确了战略愿景和战略使命,接下来就是选择适宜的战略路径,进一步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五个发展”里的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正是新常态下中国发展正确的路径选择,标志着中国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战略的显著特色就是走自己的路。不断审视本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发展路径归根结蒂就是改革开放,其中蕴含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深厚资源。创新发展需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说明创新成为信息时代中国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其中,制度创新能够为各方面创新提供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体制,把各方面创新整合成为新体系。从寻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无疑都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的。所以,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制度创新,在于国家治理创新。开放发展同样意味着国家治理的新视野。随着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潮,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这是国家治理面临的新常态之一。面对开放发展的新常态,需要在国家发展中奉行互利共赢的全方位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改善全球治理结构和国家治理环境,保证国家发展战略愿景的达成和战略任务的实现。可见,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逻辑延伸。

  新的发展理念开辟了中国特色发展战略的新境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整体战略体系,集中体现了新发展战略的新思维,是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贯彻好“五个发展”的新理念,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