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02-07编辑:佚名 心得体会范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第1篇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这表明中央对国家实力的理解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增强国家实力方面,更多注重GDP总量、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未将“软实力”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强调和践行。例如在国际交流和两岸合作中更多注重经贸合作,而鲜少在增加文化吸引力、促进对共同价值的沟通和认同等深层次方面做文章。

  如果把军事实力比做“大棒”,经济实力比作“胡萝卜”,“胡萝卜+大棒”的方式虽然在有些方面和一段时期有成效,但难以解决很多长期、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台湾民调显示,近十年,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虽然越来越紧密,可是两岸在文化上的认同度却越来越远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经贸往来的局限性,同时提醒我国在处理两岸关系,乃至国际关系方面,要更加注重在“软实力”方面下功夫。事实上,国际上经济共同体大都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的。

  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盛世唐朝为例。唐朝历来被视为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标志。实际上,就军事实力来说,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唐朝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却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软实力的兴盛为支撑的。

  软实力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无形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说服力,是依靠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制度的先进性和人民的高素质来体现和传递的。

  未来五年,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上,应该重点从鼓励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在我国在文化产品走出去方面,要更多考虑市场的选择,更多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变“送文化产品”为“卖文化产品”。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传递中华民族的理念和人类共同价值观。在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方面,要更多吸收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构建更加人性的、能够激发创造活力的制度体系。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方面,应该更加重视提升国民素质。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每个人走出去都是一种文化符号,都在传递着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不仅需要政府要有更多的作为,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

  第2篇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最核心的字眼是“发展”,发展也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建议》的全部内容。其最大的亮点是《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本届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形势和环境后作出的重大战略考量,彰显了新一届中央在中国迈上现代化进程更高阶段时的“发展新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即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下的新形势,依然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大环境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还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还尚未恢复元气,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的地位不断夯实。就此可以判断,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世界要求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

  从现实来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目前,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的艰难爬坡期。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只有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目标来看,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完成我国现行标准下近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也只能继续靠“坚持发展”。

  但怎么实现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艰苦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有了深刻认识。这次五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充分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针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发展新理念”。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做出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支撑。

  正如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所指出的,这样的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它“实实在在、没有水分”,注重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不仅讲速度讲效益,更注重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的最佳平衡,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

  五中全会就此强调,树立五个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可以说,这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新思维”。

  有了这样的“发展新思维”,不仅会破解我国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方向,也会为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