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关于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时间:09-22编辑:佚名 写作模板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例文一: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无时无刻不为我们身在这个美丽的国度里自豪,我们为历史自豪、为根源自豪,总之,我们自豪于——我们国家有着丰厚的传统美德。要做个有美德的人,可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真正讲美德的人,他的心中都会有孝敬、仁慈、尊重、诚信、宽容这些字眼,他也会从平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表现出这些看似无人知晓,但他自己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当然也拥有无数个美德故事。《三顾茅庐》中的刘备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皇亲国戚和长辈的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不但没有表现出皇室的威风,更没有破门而入,而是在门外耐心等候诸葛亮醒来。终于刘备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帮他建立了蜀汉王朝。

  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各种美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会想到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及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及友爱兄弟姐妹等;而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美德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来形容。

  看看我们写的汉字,品品我们作的作文;怀怀历史的悠久,观观世界的潮流;无论是成就,还是进步,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既然人类社会的文化能够一代代地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教师的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教师,人类的文化就难以延续和发展,整个社会就难以进步。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了把我们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辛勤工作、诲人不倦、默默耕耘,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包括我国传统美德,也都源于教师,所以,尊敬老师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一点。近代,我们的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爷爷在97年访问美国费城时,一下飞机就来到市中心的一栋普通公寓大楼,探望他在大学时代的老师,现年95岁的顾老师。江爷爷走进客厅,顾老看见了,要自己站起来。江主席连忙迎过去,说:“不要站起来,不要站起来。”他握着顾老的手,以学生的身份首先问候老师的健康。顾老说:“很高兴见到你。”江主席说:“我早就该来看您了。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有机会来看望老师,心情很不平静。”原定20分钟的会见,延长了40分钟,师生两人的交谈意忧未尽。由此事例,我们要学习江爷爷的敬师美德和情怀,我们要尊敬老师。

  我们该怎样尊敬老师呢?首先,我们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教学是一种艰辛细致的脑力劳动,老师对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的劳动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尊重老师的劳动,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其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严格履行老师提出的要求。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它们发扬光大,让世界为中国自豪!假如人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我们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牢记八荣八耻,为构建和谐家园的目标努力,让美德这颗明珠更加耀眼吧!

  例文二: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2.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早在十年前北京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上,就有台湾学者呼吁伦理学界要协力社会教化,特别是要让义理通俗化、理论实践化、探讨生活化,也就是要将传统伦理研究与现实更紧密结合达到教化社会的目的。当前传统美德教育亦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导不够生动形象,苍白无力,操作性不强。诸如《弟子规》和《三字经》等易懂易读的道德启蒙读物还不多,也未能整编出像古时“二十四孝”那样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德育经典案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和家长们一起努力,既积极挖掘传统美德中的精华,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少儿的特点,编辑德育启蒙读物,制作美德教育影视作品,开设国学特色课堂。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通过阅读、演唱、游戏、观看视频、参观与实践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在玩中了解传统美德、掌握传统美德、践行传统美德。

  例文三: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讨现代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更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传统美德作为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产物,它的形成必然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不少美德故事中的情景早已时过境迁,我们不能设想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地去要求孩子,“头悬梁,锥刺股”或“凿壁偷光”。所以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时代精神很好地结合。首先要弘扬传统美德的精神实质。如“凿壁偷光”,并非要孩子在现代电灯照明的条件下也去搞一下“偷光”,而重要是要学习古人那种刻苦攻读,勤学苦练精神。其次,对传统美德中的某些内容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如对“岳母刺字”中的“忠君报国”,可赋予“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新意。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所喜闻乐见,乐于接受,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在青少年身上结出丰硕的美德之果。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其认识规律,应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从范围上可由家庭伦理到学校伦理,社会伦理。具体内容上可按下列顺序施教,孝敬父母,尊师守纪,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先人后己,整洁健身,爱护环境,敬业尽责,开拓进取,见利思义,勤劳节俭,爱国爱民,天下为公。以使孩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而受到传统美德教育的层次也不断提高。

  其次,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需要家长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在做家务、走亲访友逛商场等到处都可以找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时机,教导孩子关心别人。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传播者。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第三,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形式要丰富多彩。如讲故事,看电视,收集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集邮集报,小知识竞赛,参观名胜古迹,购买有关书籍给孩子看……。如中秋节,一个“与人共享”,充满了浓厚亲情的节日。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这个夜晚与孩子一起赏月,边品尝月饼边感受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感受情与景、人与物的关系。通过这个传统节日给孩子进行美德教育。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通过家庭小活动让孩子在回忆中有成长,在成长中有回忆。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

  第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家长要率先示范。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父母在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父母无声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家长的尊老爱幼、勤劳节俭、乐于助人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体验深刻。反之家长的言行不一,见利忘义、不孝敬父母等不良行为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自己的孩子有爱心,父母就应该率先做出有爱心的行动,言传身教无疑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方法。平时在家里,如果父母把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视为必做之事,逢年过节以孝为先,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还可以请孩子参谋该送什么物……如果父母做到了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果父母做到了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时不忘提醒孩子给妈妈或爸爸也留一份……如果父母平时做了这些,相信孩子也会耳濡目染,从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在家庭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时代的需要。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孩子培养成为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时代精神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历史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