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是刷手机还是读书,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语言能力最新或2022(历届)

时间:01-11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文 | 张瑶 编辑 | 闻琛

对沪上双语教育稍有了解的家长们,想必对10年前万科双语的前身——复旦万科C班不会陌生。10年前的民办双语教育圈,远不像今日这般热火朝天,而真正能够达到“双母语”水准的学校也是寥寥无几,大多数双语学校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而“C班模式”无疑是其中的成功典范。

随着现如今双语教育日渐势高,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双语教育的大势所趋下,母语教育该何去何从?早前,外滩君曾采访浦东万科学校的赵均宁校长,他谈到要培养立身世界的中国人。那么很显然,若要将这个理念与双语教育相结合,我们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在双语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实施母语教育?

带着这个疑问,外滩君采访了上海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校长金悦。金校长曾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小学语文老师,她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母语,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以语文教学为例,所谓“语”就是语言文字,文字的学习锤炼一定是语文课程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文”就是文本,其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对孩子们来说,才是更高层次的吸收。

为了达到这个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我们就要培养孩子学习母语的兴趣,阅读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孩子在学校有老师和同伴一起阅读,那么回家以后呢?我们常说,家长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非常重要,这里不仅仅是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阅读空间,同时还要有阅读的氛围。可是我们的家长是不是也该问一问自己:一个礼拜里有几天,我们是捧着书在孩子身边阅读,而不是低头看手机呢?

除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外,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金悦校长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分享了一些观点,或许可以给家长们一些有益的参考。

B=外滩教育 J=金悦

B:中英文双语教育同时进行,对孩子来说,是否会有冲突?

J:根据我们十年的双语办学经验,我觉得没有很大的冲突。孩子对语言的掌握,和语境有关。他们在课堂上对语言的学习是有意识的,但是对语言的运用是无意识的。以C班为例,在小的班级环境里,他们的语言以英语为主。说一个细节,外教要求,当他们的脸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必须使用他们的语言,也就是英语。小朋友之间的沟通也要使用英语。老师通过不断的要求,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英语环境。

另外一方面,孩子们大的语言环境还是中文环境。比如在参加大型校级活动时,他们还是使用中文。所以我觉得,学生们在课堂上把英语或者汉语作为知识或者技能在学习和锻炼,但其实孩子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环境,你平衡好这两种环境,就没有问题。

再比如说,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有的孩子在语言能力上会偏英文一点,有的孩子会偏中文一点,这是孩子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造成的。我们的目标是两种语言并进,但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点偏向,那我们会有侧重地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如果偏中文,我们就会要求父母在家增加英语环境;如果孩子偏向英文,我们就会要求父母带孩子多到中文环境里活动。

B:您认为中国的母语教育现在存在着哪些问题?

J:我觉得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家长的思想意识来讲,家长现在对学校教育功利性太强。他们选择双语学校的出发点,可能不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综合素质,而是觉得英语可以为以后的升学及工作带来好处,同时他们在中国的环境里,语文数学也不能丢。家长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教育。

再回到母语教育,在现在整个社会,家长可能把我们的母语仅仅认识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但是,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它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或文明。想一想,大学里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是作为一个专业进行专门训练的。选修课里会有唐诗、宋词、鲁迅研究、红楼梦研究等等,一个作家、一本著作、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能成为一门课让学生们深入学习,可见,汉语绝对不仅仅是交流工具,它所承载的文化是我们要着重理解的。

当然,除了家长,我认为学校里的语文教学也存在一点问题。就我了解到的情况,我们现在的教学,据本而教比较多。教材是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但事实上,语文需要研究文本背后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阅读欣赏的能力。

B:阅读在母语教育中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J:就像我之前说的,母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语言功底,他就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母国文化。孩子要具备至少三大母语素养:一是识字;二是对词句文的理解;三是表达。这三方面都和阅读相关联。我认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除了让孩子学习基础的知识技能,比较关键的还是培养孩子对母语的学习兴趣。

B: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J:学校有系统的阅读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阶段性特点进行分级指导,并有一定的检查和反馈,用来督促和激励学生。因为阅读和一般的学习还不一样,你不能通过一张试卷或者简单的一份作业来检测他的阅读情况。我们的检查一般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推动孩子不断拓展阅读的量和面。

▲ 最新或2022(历届)年读书节作品展示

另外,我们还有读书节。读书节上,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表演的形式来演绎一本书的内容。读书节会有不同的主题,那学生的表演自然也就不一样。比如,上一次读书节,我们要求孩子读历史方面的书,之后他们的演出就像一场历史剧。不同的主题孩子们的打扮也不一样,比如主题是睡前故事。那他们都是穿的睡衣;如果这一天的主题和帽子有关,那每个人都带着奇形怪状的帽子出现;如果是童话故事,他们就会穿着童话中人物的服装。

▲ 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书架”

另外,我们还会有好书推荐或者书屋漂流活动。比如,我们班读的好书会漂流到下一个班,然后下一个班再漂流到下一个班。通过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我们能够推动孩子不断的阅读。这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

B: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J: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家长要让孩子看到你有捧着书的时候。现在的家长捧着一本书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情景很少。很多80后的年轻家长,在家里更多地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打开电视或者看手机。所以家长要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数一数自己在一星期里捧着书读的这一幕,能在孩子面前出现几次。

其实家长不需要一个星期读一本书或者几本书,但是至少要让孩子看见一个读书的情景,让他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如果家长没有一点主动的意识来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那要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书也确实很难。

B: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J:我觉得老师和家长起着很关键的引导作用,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学校里我们发现,大部分低年级孩子喜欢老师坐在旁边陪着他们读。如果老师给他们读过一本书,她知道书里的故事内容以后,他们就会特别喜欢读这本书。从表面上看,老师可能只是把这个故事读给孩子们听,但实际上,相比于自己去看书,孩子能够通过老师的诵读,体会更多的内容。在老师读完以后,孩子们再去读这本书或者是去读相类似的书,他们就更容易理解书中的思想文化。

因此,在这里,孩子们在老师辅助下的读书更多的是读它的思想,而不仅仅是文字。因为现在孩子们的识字量都很大,仅仅是读文字,他们可能不太需要老师。但是如果你想要孩子能读懂这本书的话,老师在低年级的引导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老师在读一个故事或者一本书以前,要尽可能收集这本书的背景资料,讲给孩子们听。另外,老师在读的时候,要绘声绘色地去读。读完以后,可以向孩子提一些问题。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孩子也可以理解地更好。在讨论过后,孩子们理解了这本书的思想文化,老师就要给孩子们推荐同类型的书。因为仅仅领会一本书,孩子们的记忆比较短暂。他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或者印象不深刻,但是他如果在一段时间里,读了相当数量的同类型的书,他的印象就会非常深,记忆也会延长。

家长在家也应该这样陪伴孩子阅读。另外,小孩子应该读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书,说大一点,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多读一些体现真善美这类主题的书。小学生的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他们认识事物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深入或者能够辩证地去看待问题。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挑选图书上把好关。

在金悦看来,虽然如今双语教育乃大势所趋,但母语始终会是中国孩子的根。我们的母语教育应该抛却过多的功利心,回归初心。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可以从引导孩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开始,未来有一天,或许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去传承自己母国的文化。

外滩教育联合

美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总教练、

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罗博深教授

给中国小学生带来一门别具一格的

《魔法算术》

点击下图 立即购买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